酥麻

sū má [ su ma]
注音 ㄙㄨ ㄇㄚ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酥麻 sūmá

(1) 肢体麻木无力

be limp and numb

词语解释

  1. 谓肢体酥软发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通嚭》:“皮风臊痒骨头轻,遍体酥麻动不得。好快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看见县君走出来,真个如花似玉,不觉的满身酥麻起来。” 茅盾 《多角关系》:“像有电,把男的身体酥麻了半边。”

引证解释

⒈ 谓肢体酥软发麻。

明梁辰鱼《浣纱记·通嚭》:“皮风臊痒骨头轻,遍体酥麻动不得。好快活!”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看见县君走出来,真个如花似玉,不觉的满身酥麻起来。”
茅盾《多角关系》:“像有电,把男的身体酥麻了半边。”

酥麻的国语词典

酸软无力。

酥麻的网络释义

酥麻

  • 酥麻,指肢体麻木无力。
  • 酥麻的翻译

    英语: limp and numb (of limbs)​

    酥麻造句

    阵阵酥麻从她舌尖传开,崩紧的身体无力的软了下来。
    记者重新取出一片含入口中,感觉药品进入口腔接触唾液后,即发生溶解反应,舌尖与药片接触处,有阵阵酥麻的感觉。
    拨弄银钩笔入画,黄金铁骨也酥麻。风流春宫谁家好?无根攻略甲天下。
    卡萝尔把一段胡萝卜放在我的掌心里,身旁的马儿立即伸长脖子衔了过去,柔软的嘴唇蹭得我的手掌心酥麻麻。
    蓦然中,赵翔感觉到额头渗出了丝丝缕缕的凉意,紧接着传来极为舒适宜人的暖意,然后浑身都漫起浓浓郁郁的酥麻陶醉。
    肖梦一手拍在叶峰的肩膀,在他脸上摸了摸,叶峰看着她柔心弱骨的小手,顿觉骨头有种酥麻感。
    更加让王瑾兰羞愤的是,在陈鸿涛搓揉挑弄的情况下,她竟然有种酥麻感从胸房一直延伸到全身,让全身都不由自主的泛起一种颤栗感。
    程天翔终于是从酥麻中恢复过来,同时痛觉也是恢复了过来,身体各个部位传来的剧痛尤其是脸上的剧痛让他彻底的暴怒了。
    卓宣的声音很动听,清脆脆、凉丝丝的,宛如夏日浸润的水晶,通透明丽的令人心摇神荡、四肢酥麻。
    任小倩受了汤远彪两掌,打得气血翻涌五内如焚,软绵绵的浑身气力不济,此时腿中毒针,整条大腿即时酥麻难受,躺在地下难以动弹。
    尤三姐戏二贾,酒后“又添了饧涩淫浪”,肆意挥洒,“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迷得两人男人“酥麻如醉”。
    一连串的怪异触觉顺着腿部酥酥麻麻的往上面窜,饶是经历过云雨,美惠子也感觉自己身子不受控制的产生了异常。
    这一生,我来过,遇见了一个人,他叫阮宝玉。细雪下,谁的坟前,该停的是谁的魂?情到刻骨,原来如此,拨弄银钩笔入画,黄金铁骨也酥麻,风流春宫谁家好,无根攻略甲天下。
    炽热而酥麻的异样感觉,令她心神失守,五色无主。
    电流般的酥麻传遍了她的全身,软得没了一丝力气,只剩下娇声喘息。
    两根前须,探来探去;几条短腿,纷然前挪,溜溜地向前走着;手心,便有一阵阵酥麻感,轻轻掠过。
    被小魔女软乎乎,嫩生生的小手儿一摸,楚河那正火辣辣疼着的屁股便像给冰块敷过了一般,凉滋滋地还带点酥麻。
    用你的指尖在他的右耳垂上画圆,再对着他的耳孔吹口气,让他产生一股酥麻的快感。
    啊!武洪痛苦的惨叫一声,吃了暗亏,整个小臂都阵阵的酥麻,血斧上甚至都能够看到小小的电芒。
    柳翠儿察言观色,知道有门儿,于是便又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期间,柳媚时不时梨花带雨地瞟上孙武一眼,只瞟得那孙武骨软酥麻魂飞魄散。

    汉字详情

    [su]
    部首: 714
    笔画: 12
    五笔: SGTY
    五行:
    仓颉: MWHD
    四角: 126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酉( yǒu)。酥指食品,因而与禾、酉(代表酒)有关。本义:酪类。由牛羊乳制成。又称“酥油”)

    (2) 同本义

    十万军城百万类,酥油香暖夜如烝。——唐· 薛能《影灯夜》

    (3) 又如:酥团(用牛羊乳制成的酪类食品,色白光润);酥酡(古印度以乳酪作成的食品);酥酪(以牛羊乳所制成的一种食品);酥蜜(酥酪与蜂蜜)

    (4) 酒

    天竺国谓酒为酥。——宋· 窦平《酒谱·异域酒》

    (5) 又如:酥酒(古时酒名);酥醪(奶酒)

    (6) 面粉加酒、糖等制成的一种点心,松而易碎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为甚酥,一种油果名)——宋· 苏轼《戏刘监食求米粉饼》

    塞北送酥一盒至。——《三国演义》

    (7) 又如:桃酥;芝麻酥;酥饼;酥糖(用面粉、芝麻与糖制成的食品);酥签(一种酥松的糕点)

    (8) 搽脸的油脂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宋· 柳永《定风波》

    形容词

    (1) 松脆而易碎的 。如:酥脆;香酥鸡

    (2) 肢体松软的。缺乏力量、肌肉松弛的

    休道冲动那厮,这一会儿连小闲也酥倒了。——《元曲选·关汉卿·救风尘》

    (3) 又如:酥懈(酸软倦怠)

    (4) 具有缎子般的光泽和光滑的;光洁细腻的 。又如:酥乳(洁白柔软而滑腻的乳房);酥胸(洁白润泽的胸脯);酥融(润滑柔软)

    英文翻译

    butter; flaky, crispy, light, fluffy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u1 [客英字典] sii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梅县腔] se1 [台湾四县腔] su1 [宝安腔] su1 [东莞腔] s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素姑平聲開口一等suso/su
    [ma]
    部首: 1103
    笔画: 11
    五笔: YSS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广( yǎn),从林( 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名词

    (1) 麻的茎皮纤维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 。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 。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 。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 。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形容词

    (1) 形容众多,混乱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 。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动词

    (1) 穿丧服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英文翻译

    hemp, jute, flax; ses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2 [客英字典] ma2 [沙头角腔] ma2 [陆丰腔] ma3 [台湾四县腔] ma2 [客语拼音字汇] ma2 [东莞腔] ma2 [梅县腔] ma2 [宝安腔] m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霞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mamra/mea

    酥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