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饩

jiǔ xì [ jiu xi]
繁体 酒餼
注音 ㄐ一ㄡˇ ㄒ一ˋ

词语释义

1.酒食。

词语解释

  1. 酒食。

    《新唐书·后妃传上·明皇杨贵妃》:“ 高力士 欲验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帐、司农酒餼百餘车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赐。” 宋 王巩 《甲申杂记》:“见任执政官生日,赐以酒餼。”《宋史·镇王元偓传》:“明年车驾入境, 元偓 奏方物、酒餼、金帛、茗药为贡,仪物甚盛。”

引证解释

⒈ 酒食。

《新唐书·后妃传上·明皇杨贵妃》:“高力士欲验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帐、司农酒餼百餘车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赐。”
宋王巩《甲申杂记》:“见任执政官生日,赐以酒餼。”
《宋史·镇王元偓传》:“明年车驾入境, 元偓奏方物、酒餼、金帛、茗药为贡,仪物甚盛。”

酒饩的网络释义

酒饩

  • 酒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酒食。
  • 汉字详情

    jiǔ [jiu]
    部首: 714
    笔画: 10
    五笔: I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MCW
    四角: 31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动词

    (1) 饮酒 。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英文翻译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u3 [梅县腔] ziu3 [沙头角腔] tsieu3 [客语拼音字汇] jiu3 [客英字典] ziu3 [陆丰腔] ziu3 [宝安腔] ziu3 [东莞腔] ziu3 [台湾四县腔] z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酉上聲開口三等ciux/ziovtsĭəu
    [xi]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RN
    五行:
    仓颉: NVOMN
    四角: 28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气声。字本作“氣”。本义:赠送人的谷物)

    (2) 同本义

    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北史》

    (3) 又如:饩食(米粮等食物)

    (4) 活的牲口

    脯资饩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饩羊(用为祭品的羊);饩牵(活牲口)

    (6) 生肉

    出牲饩以劳师。——《旧五代史》

    (7) 又如:饩牢(屠宰过的牲口);饩馈(生肉与粮食)

    (8) 给养;俸禄

    生二人,公与之饩。——《国语》

    (9) 又如:饩廪(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饩稍(每月领的俸粮)

    英文翻译

    sacrficial victim; gift;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