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熄

jiù xī [ jiu xi]
注音 ㄐ一ㄡˋ ㄒ一

词语释义

亦作“救息”。

词语解释

  1. 亦作“ 救息 ”。扑灭。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那火烧了两间房子,到天亮就救息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幸而是夜没有风,火势不大,不久便救熄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救息”。扑灭。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那火烧了两间房子,到天亮就救息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幸而是夜没有风,火势不大,不久便救熄了。”

汉字详情

jiù [jiu]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IYT
五行:
仓颉: IEOK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英文翻译

save, rescue, relieve; help, aid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东莞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陆丰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ĭəukiuh/kiow
[xi]
部首: 414
笔画: 14
五笔: OTHN
五行:
仓颉: FHUP
四角: 968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息声。本义:火熄灭)

(2) 同本义

熄,畜火也。从火,息声。亦曰灭火。——《说文》。按,蓄与灭一义之引申。

(3) 又如:熄火罐头(指能降伏擒拿凡人的法宝);熄火;熄灯(灭灯);火势已熄

(4) 消亡;平息;止

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孟子·离娄下》

(5) 又如:熄讼(平息争议)

英文翻译

put out, extinguish, quash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宝安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梅县腔] sit7 [海陆丰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陆丰腔] sit7 [东莞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即職開入聲開口三等sik/sioksĭə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