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豪

qiú háo [ qiu hao]
注音 ㄑ一ㄡˊ ㄏㄠˊ

词语释义

酋豪 qiúháo

(1) 指贵族,统治集团

lord;noble

词语解释

  1. 部落的首领。

    《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使怒,收 乌桓 酋豪,缚到悬之。”《后汉书·西羌传赞》:“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章炳麟 《訄书·原人》:“其种类不足民,其酋豪不足君。”

  2. 土豪。

    《陈书·华皎传》:“时 南州 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新唐书·王琚传》:“﹝ 王琚 ﹞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

  3. 盗匪头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惧内》:“ 唐 末 朱温 、 李克用 ,皆一时剧盗酋豪。”

引证解释

⒈ 部落的首领。

《汉书·匈奴传下》:“匈奴使怒,收乌桓酋豪,缚到悬之。”
《后汉书·西羌传赞》:“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章炳麟《訄书·原人》:“其种类不足民,其酋豪不足君。”

⒉ 土豪。

《陈书·华皎传》:“时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
《新唐书·王琚传》:“﹝王琚﹞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

⒊ 盗匪头领。

明沉德符《野获编·勋戚·惧内》:“唐末朱温、李克用,皆一时剧盗酋豪。”

酋豪的网络释义

酋豪

  • 拼音:qiú háo
  • 注音:ㄑㄧㄡˊ ㄏㄠˊ
  • [基本解释]
  • 酋豪qiúháo
  • [lord;noble] 指贵族,统治集团
  • 酋豪猜贰。——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 汉字详情

    qiú [qiu]
    部首: 714
    笔画: 9
    五笔: USGF
    五行:
    仓颉: TCWM
    四角: 80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说文》:“从酉,水半见于上。”金文中“酉”象酒坛形。因为是陈酒,酒与酒糟下沉,上面“八”象水形。本义:陈酒,久酿之酒)

    (2) 同本义

    酋,绎酒也。从酉,水半见于上。礼有大酋,掌酒官也。——《说文》。

    (3) 又如:酋腊(极熟的酒);

    (4) 古代称从事与酒有关工作的人

    (5) 大酋

    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吕氏春秋·仲冬》

    (6) 掌酒的女奴

    妇人以为舂酋。——《墨子》

    (7) 部落的首领。也为魁帅的通称

    二贵酋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诋大酋当死。

    与贵酋处二十日。

    (8) 又如:匪酋;贼酋;敌酋(敌人的头子);酋渠(部落的首领);酋领(部落的首领)

    (9) 假借为“猷”。功业

    似先公酋矣。——《诗·大雅·卷阿》

    英文翻译

    chief of tribe, chief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j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siu2 [宝安腔] ju2 (jiu2) [台湾四县腔] ju2 siu2 [客英字典] siu2 ju2 [梅县腔] ci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自秋平聲開口三等dzʰĭəuziu/dziou
    háo [hao]
    部首: 711
    笔画: 14
    五笔: YPE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RBO
    四角: 00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豕( shǐ),猪,高省声。本义:豪猪)

    (2) 同本义 。哺乳动物,全身黑色,自肩部以后长着许多长而硬的棘毛。棘毛如刺,黑白相间。穴居,昼伏夜出。也称箭猪

    豪,豪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说文》。俗字作“毫”。

    鹿台之山,其兽多白豪。——《山海经·西山经》

    豪,猪也。——《玉篇》

    (3) 又如:豪毛(豪猪身上的长而末端尖细的毛);豪豨(豪彘。豪猪)

    (4) 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荀子·王霸》

    察分秋豪。——《淮南子·修务》

    豪羊。——《穆天子传》。注:“似髦牛,又豪马、豪牛。注:“豪犹髭也。”

    病有在毫毛腠理之间。——《素问·刺要论》。注:“毛之长者曰豪。”

    (5) 又如:豪羊(传说中的一种长毛羊);豪眉(长眉;浓眉);豪马(传说中的一种四脚的关节处都有长毛的马);豪发(毫毛和头发)。亦借指毛笔。豪芒(笔锋);豪素(笔和纸。借指诗文著作);豪翰(毛笔);豪锥(指纤锋细管笔);豪缣(笔和纸)。又比喻极细微

    若差之豪龞。——《礼记·经解》

    (6) 又如:豪分(比喻细微之物);豪末(毫毛的末端,喻细微之物);豪芒(比喻极细微)。重量或长度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齐言行,不失豪釐。——《荀子·儒效》

    一釐九豪。——《新莽量铭·律嘉量升》

    (7) 又如:豪釐( )(一毫一厘。形容数量极少。釐,通“厘”);豪厘(一毫一厘。形容很少的数量)

    (8) 具有高超才能与品德的人

    德千人者谓之豪。——《鹖冠子·博选》

    百人者谓之豪。——《淮南子·泰族》

    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史记·游侠列传》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豪雄(英雄豪杰);豪俊(才智、勇力出众的人);英豪;文豪;豪彦(才智过人之士);豪烈(刚正有为、勇于任事的人)

    (10) 统帅;首领 。如:豪大(主帅。古时部落的首领);豪帅(首领。旧时多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豪酋(酋长;首领)

    (11) 英雄

    三蜀之豪,时来时往。—— 左思《蜀都赋》

    (12) 旧指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柳宗元《童区寄传》

    (13) 又如:土豪;豪士;豪奴(依仗主人权势横行不法的奴仆);豪党(地方上有势力而结党横行乡里的人);豪子(豪家子弟)

    (14) 通“濠”。如:豪濮(古代濠水和濮水的并称。庄子曾游于濠,钓于濮,因以借指隐者的居处)

    (15) 山名。即崤

    (16) 姓。宋代有豪彦

    形容词

    (1) 巨大的,势力强大的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食货志》

    (2) 又如:豪姓;豪客

    (3) 强横

    豪贼劫持。——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计杀二贼。

    骄豪而多怨。——宋· 苏轼《教战守》

    豪有力者。——《明史》

    (4) 又如:豪猾(强横而不驯服);豪奸(强横邪恶);豪吞(强横地侵占);豪武(强横勇武)

    (5) 豪放,豪迈;气度宽广、不拘小节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豪纵(豪放不羁;强横放纵);豪放不羁(意气奔放,不受束缚);豪士(豪放任侠之士);豪上(豪爽,无拘束);豪句(豪放的诗文)

    (7) 形容声音响亮 。如:豪嘈(声音雄壮高亢);豪叫(特指高声吟诵);豪矢(响箭。发射时箭未到而声先至。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豪竹(竹制的大管乐器,音调嘹亮昂扬);豪歌(高歌)

    (8) 奢侈;豪华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功业大……

    (9)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0) 又如:豪荡(任侠而不拘礼法);豪俊(豪华美丽);豪宴(豪奢的宴席);豪忲(过度奢侈、浪费);豪恣(放肆、蛮横)

    英文翻译

    brave, heroic, chivalr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u2 [海陆丰腔] hau2 ho2 [宝安腔] hau2 [台湾四县腔] hau2 ho2 [梅县腔] hau2 ho2 [东莞腔] gau1 hau2 [陆丰腔] hau3 [客语拼音字汇] hau2 ho2
    ◎ 潮州话:h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胡刀平聲開口一等ghau/h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