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筒

pí tǒng [ pi tong]
注音 ㄆ一ˊ ㄊㄨㄥˇ

词语释义

竹制盛酒具。郫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

词语解释

  1. 竹制盛酒具。

    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唐 李商隐 《因书》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宋 杨万里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诗:“万迭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明 谢榛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一对郫筒肠欲断,鶺鴒原上草萧萧。”

  2. 酒名。相传 晋 山涛 为 郫 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一:“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 仇兆鳌 注:“《成都记》: 成都府 西五十里,因水标名曰 郫县 ,以竹筒盛美酒,号为郫筒。《华阳风俗録》: 郫县 有 郫筒池 ,池旁有大竹, 郫 人刳其节,倾春酿於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於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一本作“ 郫筒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所恨 蜀山 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或言 锦城 天下乐,郫筒美酒丙穴鱼。”

引证解释

⒈ 竹制盛酒具。 郫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唐李商隐《因书》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诗:“万迭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明谢榛《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一对郫筒肠欲断,鶺鴒原上草萧萧。”

⒉ 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一:“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
仇兆鳌注:“《成都记》:成都府西五十里,因水标名曰郫县,以竹筒盛美酒,号为郫筒。 《华阳风俗録》: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 郫人刳其节,倾春酿於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於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一本作“郫筒”。 宋苏轼《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清唐孙华《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或言锦城天下乐,郫筒美酒丙穴鱼。”

郫筒的国语词典

一种盛酒器。一说郫地出大竹,土人截取竹筒盛酒,号称为「郫筒」。一说郫地土人剖取竹筒作为酿酒之用,称为「郫筒」。

郫筒的网络释义

郫筒

  • 郫筒有两个意思,第一是竹制盛酒具。第二是酒名。
  • 郫筒造句

    另一头,郫筒镇派出所的民警何仁俊等人也赶往现场。
    如春酒、郫筒酒、青城山乳酒、临邛酒等。
    在成都市郫县郫筒派出所,任女士对女儿晓之以理的沟通,并没有得到两个女儿的回应,流下心酸的泪水。
    随后几分钟,又得报郫县境内郫筒镇、犀浦镇、唐昌镇、安靖镇等地相继发生房屋倒塌压埋群众事故。
    本报讯昨日,郫县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网格员小李来到社区某家属院,为小区改造进行前期的民意收集。
    在经济状况稍好一点后,她带着女儿回到了郫县,母女俩就在郫筒镇租了一间小屋住下。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郫县教育局获悉,郫筒小学中英课程共建申请成功。
    据警方透露,近年来郫县郫筒镇城区多次发生卷帘门被撬,店铺内香烟、食品、现金被盗等案件。
    以成灌高速作为主要发展轴,规划郫筒、红光、犀浦三个中心组团等。
    郫县郫筒镇大手笔助力“五十百千”工程。

    汉字详情

    [pi]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RTF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JNL
    四角: 2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春秋晋邑 。故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

    (2) 县名 。古郫邑。秦置县,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郫县

    (3) 江名 。岷江支流,从灌县分支,经过郫县,到成都市南与锦江合流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ʰĭebie/bye
    tǒng [tong]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M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BMR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同声。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

    (2) 同本义

    筒,通箫也。——《说文》

    筒,竹管也。——《三苍》

    筩,断竹也。——《说文》

    教吏为缿筩。——《汉书·李广汉传》。注:“竹筩也,如今官受密事筩也。”?

    伶伦制十二筩,以听凤鸣。——《汉书·律历志》

    (3) 又如:筒箭(放在竹筒里发射的箭矢);筒竹(竹筒);筒炙(古时利用竹筒熏烤的一种烹调方法。也叫“黄炙”)

    (4) 捕鱼的器具 。如:筒钓(一种捕鱼的用具)

    (5) 泛指管筒状器物

    以筒水灌之。——《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邮筒;笔筒;筒竹(犹鞭炮);筒车(一种引水灌田的机械设备);筒轮(筒车取水所用的轮盘)

    (7) 衣服鞋袜的筒状部分 。如:袖筒;袜筒;长筒靴

    (8) 竹名 。也称“射筒竹”

    量词

    用于筒状物装的东西 。如:一筒米、一筒可乐等

    动词

    套上或纳入圆筒状物 。如:筒子皮(装订线装书册时,另用双叶有色纸加在书册前后以作保护,称为“筒子皮”)

    英文翻译

    thick piece of bamboo; p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2 tung4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3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沙头角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