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jiāo yě [ jiao ye]
注音 ㄐ一ㄠ 一ㄝˇ

词语释义

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词语解释

  1. 周 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周礼·秋官·蜡氏》:“凡国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郊野…… 郑众 曰:‘《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2. 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説、巧辨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便以好为丑,以鹿为马;而况於郊野之贤、闕外之士,未尝得见者乎?”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市井之间,盗贼未断;郊野之外,疲瘵尚多。” 清 孙枝蔚 《秋邨》诗:“残暑清郊野,农妇共安寧。” 王汶石 《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里也没去过。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

  3. 《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周礼·夏官·大司马》:“乡遂载物,郊野载旐。” 郑玄 注:“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 贾公彦 疏:“‘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者,郊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马法》云:‘二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县正。’是公邑大夫也。”

引证解释

⒈ 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

《周礼·秋官·蜡氏》:“凡国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一:“郊野…… 郑众曰:‘《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郊,二百里为州,三百里为野。’”

⒉ 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汉王符《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説、巧辨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便以好为丑,以鹿为马;而况於郊野之贤、闕外之士,未尝得见者乎?”
唐韩愈《举马摠自代状》:“市井之间,盗贼未断;郊野之外,疲瘵尚多。”
清孙枝蔚《秋邨》诗:“残暑清郊野,农妇共安寧。”
王汶石《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里也没去过。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经换了另一种装束。”

⒊ 《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周礼·夏官·大司马》:“乡遂载物,郊野载旐。”
郑玄注:“郊谓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野谓公邑大夫。”
贾公彦疏:“‘乡遂之州长县正以下也’者,郊内有六乡,州长已下;郊外有六遂,县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云‘野谓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马法》云:‘二百里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如县正。’是公邑大夫也。”

郊野的国语词典

郊外旷野的地方。

郊野的网络释义

郊野

  • 郊野,汉语词汇。
  • 拼音:jiāo yě
  • 释义:1、周代王城周围土地统称。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统称“郊野”。2、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3、《周礼》指乡遂大夫与公邑大夫的并称。
  • 郊野的翻译

    英语: open area outside the city, countryside

    郊野造句

    春天的郊野到处飘着野花的清香。
    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这次旅行是到八仙岭郊野公园,还是到大潭郊野公园。
    假如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于薄扶林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内建造地下排水道。
    但在旧时,这里属于广州古城郊野之地,冈峦起伏,是不少先民埋骨之所。
    当然,特立独行要付出代价的,特在是夜里骑行于荒郊野岭时。
    深夜,独自在荒郊野外,四周万籁俱寂,忽然听到草丛里在飒飒作响吓得我胆战心惊。
    主要的问题是,一旦这些转基因动物逃跑并在荒郊野外繁殖的话,该怎么办?
    意味着死者的灵魂依然游荡在荒郊野外吗?
    采茶戏无疑就是如此,不得禁锢于室,本就是来源于山头郊野,为农活助兴的艺术,在旷野方能活灵活现,才能唱出其铿锵泼实,而又袅袅流连的真韵。
    晋国的下军佐臼季出使,经过冀邑时,看到一位叫冀缺的人在田间耕耨,妻子正给他送食,荒郊野田之中,两人相待如宾。
    进一步提升北辰郊野公园服务设施水平,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景观桥、游船码头和停车场已经竣工,接待中心已主体封顶,进入外檐装修阶段。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谢眺。
    这天中午,天色灰暗,和风细雨,郊野之地林木婆娑,只见有十九人的骑兵小队出现在谢赫村东郊野外,领队者正是尼奥。
    在这幅亘古不变的悠悠图画中,却有一辆轺车辚辚碾过郊野向王城疾驰。
    亚扪人出来在城门前摆阵,所来的诸王另在郊野摆阵。
    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夸姣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配偶相携散步也是夸姣的。在宽阔亮堂的教室里,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吃苦学习是夸姣的;在广大肥美的郊野上,一群群勤劳朴素的农人勤劳劳动也是夸姣的。
    从北京东北郊野到闹市区大街坊。
    安装综合流动电话收发站,涉及在郊野公园内之土木工事及建筑工程。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UQ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KNL
    四角: 0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2)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始知郊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邑外谓之郊。——《尔雅·释地》

    郊二旬。——《周礼·质人》。注:“远郊也。”

    至于郊。——《仪礼·觐礼》。注:“谓近郊。”

    (3) 又如:郊祀(古时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郊圻(城邑的疆界。圻,地界);郊里(郊外的村落)

    (4) 田野

    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古代祭天地的典礼

    郊社所从来尚矣。——《史记·封禅书》

    (6) 又如:初郊(初即位而祀天);郊社(祭天地);郊赦(天子祭天于郊,而特赦天下的囚犯);郊畤(祭天的地方。畤,神灵居止之处)

    (7) 古地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境

    动词

    在郊区住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

    英文翻译

    suburbs; waste land, open space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kau1 [客英字典] gau1 k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kau1 [梅县腔] kau1 gau1 [宝安腔] kau1 gau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ye]
    部首: 708
    笔画: 11
    五笔: JF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GNIN
    四角: 671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如:视野;分野

    形容词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英文翻译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e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1 ra3 [客英字典] ja3 ja1 [沙头角腔] ja3 [台湾四县腔] ja1 ja3 [陆丰腔] ja1 [宝安腔] ja1 ja3 [梅县腔] ja1 ja5 [东莞腔]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1 ya3
    ◎ 潮州话: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承與上聲開口三等zjox/zjvvʑ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