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燎

jiāo liáo [ jiao liao]
注音 ㄐ一ㄠ ㄌ一ㄠˊ

词语释义

帝王烧柴祭天。

词语解释

  1. 帝王烧柴祭天。

    《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定都 中山 ,羣僚劝即尊号,具典仪,修郊燎之礼。”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烧柴祭天。

《晋书·慕容垂载记》:“垂定都中山,羣僚劝即尊号,具典仪,修郊燎之礼。”

郊燎的网络释义

郊燎

  • 郊燎,读音为jiāo liá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帝王烧柴祭天。
  •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UQ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KNL
    四角: 0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2)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始知郊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邑外谓之郊。——《尔雅·释地》

    郊二旬。——《周礼·质人》。注:“远郊也。”

    至于郊。——《仪礼·觐礼》。注:“谓近郊。”

    (3) 又如:郊祀(古时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郊圻(城邑的疆界。圻,地界);郊里(郊外的村落)

    (4) 田野

    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古代祭天地的典礼

    郊社所从来尚矣。——《史记·封禅书》

    (6) 又如:初郊(初即位而祀天);郊社(祭天地);郊赦(天子祭天于郊,而特赦天下的囚犯);郊畤(祭天的地方。畤,神灵居止之处)

    (7) 古地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境

    动词

    在郊区住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

    英文翻译

    suburbs; waste land, open space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kau1 [客英字典] gau1 k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kau1 [梅县腔] kau1 gau1 [宝安腔] kau1 gau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liáo,liǎo [liao]
    部首: 414
    笔画: 16
    五笔: ODUI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KCF
    四角: 94896

    详细解释

    liáo

    名词

    (1)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2)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

    动词

    (1) 烫 。如:燎浆泡

    (2) 另见 liǎo;liào

    liǎo

    动词

    (1) (形声。从火,尞( liáo)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

    (2) 同本义

    燎,放火也。——《说文》

    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燎,烧也。——《广雅》

    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

    燎京薪。——张衡《西京赋》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

    (3) 又如: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烧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烧田;火烧原野)。泛指延烧;烧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上》

    (4) 又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草儿(到祖坟上烧纸)

    (5) 烤炙,烘干,烘烤

    疑以火自燎。——《汉书·王莽传》

    光武对灶燎衣。——《后汉书·冯异传》

    (6) 被火焰烧焦

    发一灯可燎阿房。——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如:燎眉(火烧眉毛。比喻情况急迫);燎发;燎毛

    (8) 用同“憭”。明白;明了

    佼人燎兮。——《诗·陈风·月出》

    (9) 又如:燎悟(明了,领悟);燎彻(了解透彻);燎燎(明显);燎亮(明白)

    (10) 另见 liáo;liào

    liào

    动词

    (1) 照明

    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吕氏春秋·精谕》

    (2) 夜猎

    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潜夫论》

    (3) 又如:燎猎

    (4) 假借为“尞”。烧柴祭天

    及百祀之新燎。——《吕氏春秋·季冬》。注:“燎者,积聚柴薪,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

    民所燎矣。——《诗·大雅·旱麓》。释文:“柴祭天也。”

    休之以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祭天也。”

    燎祭天,报之义也。——《白虎通·封禅》

    (5) 又如:燎柴(烧柴祭天);燎祭(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燎燔(烧柴而祭)

    (6) 另见 liáo;liǎo

    英文翻译

    to burn, set afire; to illuminate; a signal lamp

    方言集汇

    ◎ 粤语:liu4 liu6
    ◎ 客家话:[陆丰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2 [海陆丰腔] liau2 liau5 [宝安腔] liau2 [台湾四县腔] liau2 liau5 [梅县腔] liau5 [东莞腔] liau2 [客英字典] l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lieul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