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撩拨。
唐 郑仁表 《题沧浪峡榜》诗:“分峡东西路正长,行人名利火然汤。路傍著板 沧浪峡 ,真是将閒搅撩忙。”
引证解释
⒈ 撩拨。
引唐郑仁表《题沧浪峡榜》诗:“分峡东西路正长,行人名利火然汤。路傍著板沧浪峡,真是将閒搅撩忙。”
搅撩的网络释义
搅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觉声。本义:扰乱)
(2) 同本义
搅,乱也。——《说文》
袛搅我心。——《诗·小雅·何人斯》
(3) 又如:搅攘(扰乱);搅恼(搅扰);搅家精(拨弄是非、寻衅闹事,搅得家庭不和的人);搅尸灵(方言。顽皮、捣乱,使不安宁)
(4) 混合;拌合;搅拌 。如:搅合(搅拌);搅海翻江(形容水势浩大。多比喻力量或声势极其壮大)
(5) 胡闹;嬉戏
这不是搅吗!——《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搅七念三(胡闹);搅诨(戏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au2 gau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iāo
动词
(1) 揭起,向上掀起 。如:撩窗帘;撩衣(掀起衣襟);撩牙(启齿;开口);撩天(朝天)
(2) 用手舀水浇洒 。如:在沟里撩水洗手
(3) 另见
liáo
动词
(1) (形声。从手,尞(
)声。本义:整理)(2) 同本义
撩,理也。——《说文》
理乱谓之撩。——《通俗文》
(3) 又如:撩治(处理,料理);撩理(整理;照料;逗引);撩虎须(捋虎须。指冒犯虎威,担受风险)
(4) 缠绕;纷乱 。如:撩绕(回环盘旋);撩乱(纷扰杂乱)
(5) 摘取 。如:撩摘(摘取);撩罟(捕鱼的网)
(6) 挑,拨
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北齐书·陆法和传》
(7) 又如:撩斗(挑弄招惹);撩虎须(撩拨虎须。比喻冒险);撩蜂吃螫(撩蜂剔蝎。比喻挑逗恶人,自招祸害);撩火加油(火上加油);撩云拨雨(调弄风情)
(8) 引申为挑逗,招引,逗引
屡撩之。——《聊斋志异·促织》
(9) 又
试以猪鬣撩虫须。
(10) 又如:撩理(逗引);撩惹(挑引);撩斗(撩逗。撩拨;挑逗)
(11) 另见
liǎo
动词
(1) 挖掘;浚治 。如:撩浅(谓挖去淤积的泥沙);撩湖(谓挖去湖中的淤泥)
(2) 另见
liào
动词
(1) 同“撂”。放,丢
她这样想着,忍不住叹一口气,随手拎起这件衣服往地上的箱子里一撩。——茅盾《委曲》
(2) 又如:撩开(甩掉);撩开手(撒手。喻断绝关系);撩荒(抛荒)
(3) 同“撂”。放倒;摔倒 。如:一枪撩倒一个
(4) 瞥视 。如:用眼角撩了我几下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au2 liau1 [梅县腔] liau2 [宝安腔] liau2 | liau1 [客英字典] liau2 [陆丰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1 liau2 [海陆丰腔] liau2 liau1 [东莞腔] liau2
◎ 潮州话:liou5/liao5 liou2/liao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聊 | 落蕭 | 來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lieu | l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