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角

lín jiǎo [ lin jiao]
繁体 鄰角
注音 ㄌ一ㄣˊ ㄐ一ㄠˇ

词语释义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条边分别在这条公共边的两侧,称一个角为另一个角的邻角。

词语解释

  1. 在同一平面上,两个角如有同一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而其他两边分别在公共边的两旁,则称每一角为另一角的“邻角”。

引证解释

⒈ 在同一平面上,两个角如有同一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而其他两边分别在公共边的两旁,则称每一角为另一角的“邻角”。

邻角的国语词典

数学上指平面上三直线相遇于一点所成的两角,彼此有共同的顶点和公共边者则互为邻角。

邻角的网络释义

邻角

  • 简介:
  • 邻角即在同一平面上,两个角中有一组共同边的角。如图角AOC即为角BOC的邻角。
    如图,角AOC与角BOC互为邻角
  • 邻角造句

    丫丫,你先去做饭,今天是爷爷收徒弟第一天,把丫丫前几天打的那只邻角兽给炖了。
    插好五行旗,他嘴里神神叨叨一阵咒语之后,又慌慌张张地拿着剩下的一支绿色令旗跑向邻角。
    说完就走到了那两捆药材处,捣鼓了几下后拿出了一个邻角分明的菱形水晶漂亮至极,“爷爷这是什么啊?”。
    来魁与开琼坐在一边,邻角是凤伢子与腊香在吃饭。
    这些耸立的房屋,整体上还能够坚持一二,但是随着时间的消失,有些邻角、屋檐,在快速的毁灭。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WYCB
    五行:
    仓颉: OINL
    四角: 873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粦( 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2)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邻,五家为邻。——《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周礼·地官·遂人》

    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陈造《泊慈湖北岸》

    (3) 又如:邻伍(古制一邻有五家,五家为伍,故称邻伍);邻里

    (4) 相连接的家户。邻居;邻国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武义动于南邻。——《汉书·扬雄传》

    邻人京城氏。——《列子·汤问》

    其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邻有敝舆。——《墨子·公输》

    邻有短褐。——《墨子·公输》

    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5) 又如:邻党(邻里乡亲);邻佑(邻右。邻居);邻舍家(邻比。邻居);邻曲(邻居,左邻右舍的人)

    (6) 车行的声音 。如:邻邻(众车行走的声音。同辚辚)

    (7) 通“燐”。磷火

    马血之为转邻也。——《列子·天瑞》

    形容词

    (1) 五家为一组,彼此相距不远,因此引申为邻近;近邻

    五家谓伍,又谓之邻。邻,连也,相接也。——《释名·释州国》

    邻,近也。——《小尔雅》

    臣哉邻哉。——《书·益稷》

    恰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善谋邻国敌也。——《汉书·新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诗

    邻有西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2) 又如:邻敌(邻近的敌国);邻境(地域相接);邻村(邻近的村舍);邻近(接近;靠近,在附近)

    (3) 众多 。如:邻熟(谷物丰收,结实累累);邻邻(众多的样子)

    (4) 亲密,亲近 。如:邻好(睦邻友好);邻和(邻国或邻居相和好)

    动词

    (1) 位置很接近,邻近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资治通鉴》

    无与福邻,祸乃不存。——《韩非子·初见秦》

    (2) 通“吝”。顾惜,舍不得

    谦卑而不邻。——《盐铁论·刺复》

    英文翻译

    neighbor; neighborhood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宋本广韵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707
    笔画: 7
    五笔: Q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BG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luk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