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邻女窥墙的国语词典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见《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邻女窥墙的网络释义
邻女窥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粦(
)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2)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邻,五家为邻。——《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周礼·地官·遂人》
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陈造《泊慈湖北岸》
(3) 又如:邻伍(古制一邻有五家,五家为伍,故称邻伍);邻里
(4) 相连接的家户。邻居;邻国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武义动于南邻。——《汉书·扬雄传》
邻人京城氏。——《列子·汤问》
其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邻有敝舆。——《墨子·公输》
邻有短褐。——《墨子·公输》
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5) 又如:邻党(邻里乡亲);邻佑(邻右。邻居);邻舍家(邻比。邻居);邻曲(邻居,左邻右舍的人)
(6) 车行的声音 。如:邻邻(众车行走的声音。同辚辚)
(7) 通“燐”。磷火
马血之为转邻也。——《列子·天瑞》
形容词
(1) 五家为一组,彼此相距不远,因此引申为邻近;近邻
五家谓伍,又谓之邻。邻,连也,相接也。——《释名·释州国》
邻,近也。——《小尔雅》
臣哉邻哉。——《书·益稷》
恰比其邻。——《诗·小雅·正月》
善谋邻国敌也。——《汉书·新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诗
邻有西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2) 又如:邻敌(邻近的敌国);邻境(地域相接);邻村(邻近的村舍);邻近(接近;靠近,在附近)
(3) 众多 。如:邻熟(谷物丰收,结实累累);邻邻(众多的样子)
(4) 亲密,亲近 。如:邻好(睦邻友好);邻和(邻国或邻居相和好)
动词
(1) 位置很接近,邻近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资治通鉴》
无与福邻,祸乃不存。——《韩非子·初见秦》
(2) 通“吝”。顾惜,舍不得
谦卑而不邻。——《盐铁论·刺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
(2) 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
窥,小视也。——《说文》
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孟子·滕文公下》
窥见室家之好。——《论语·子路》
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蔽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窥觑(偷看);窥瞰(窥探;暗中偷看);窥欲(窥伺贪求)
(4) 观察,侦探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窥父不在。——《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窥究(深究察觉);窥圃(窥园。观赏园景);窥深(观察深入细致);窥睹(观看;观察);窥览(阅览;观察)
(6) 伺机图谋;觊觎
禁人之窥伺者。——清· 黄宗羲《原君》
数通史相窥观。——《汉书·李广苏建传》
以窥周室。——汉· 贾谊《过秦论》
自胡马窥汉去后。—— 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窥图(窥探谋算);窥攻(伺机进攻);窥取(伺机夺取);窥朝(窥伺朝廷)
(8) 企求 。如:窥欲(非分希求);窥寻(仔细寻求;探索);窥算(暗算);窥隙(寻找疏漏)
(9) 观看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齐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