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县

bāng xiàn [ bang xian]
繁体 邦縣
注音 ㄅㄤ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1.卿的采地。

词语解释

  1. 卿的采地。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五曰邦县之赋。” 郑玄 注:“邦县,四百里。”参阅《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 贾公彦 疏。

引证解释

⒈ 卿的采地。参阅《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 贾公彦疏。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五曰邦县之赋。”
郑玄注:“邦县,四百里。”

邦县的网络释义

邦县

  • 卿的采地。《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五曰邦县之赋。” 郑玄 注:“邦县,四百里。”参阅《周礼·地官·载师》“以小都之田任县地” 贾公彦 疏。
  • 汉字详情

    bāng [b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DT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JNL
    四角: 5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动词

    封,分封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英文翻译

    nation, country,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g1 [东莞腔] bong1 [客语拼音字汇] bong1 [陆丰腔] bang1 [宝安腔] bong1 [台湾四县腔] bang1 [客英字典] bang1 [梅县腔] b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江平聲開口二等prung/peongpɔŋ
    xiàn,xuán [xian,xuan]
    部首: 224
    笔画: 7
    五笔: EG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I
    四角: 77732

    详细解释

    xiàn

    名词

    (1) (会意。从系持倒首。象悬挂的样子。( xuán)本义:悬挂)

    (2) 县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龙泉县。——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开道置县。——《明史》

    (3) 又如:县尹(一县的长官);县学(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以培养人才,教育百姓,称县学);县委(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4) 官府 。如:县君(宋代官员妻子的一种封号);县治(县衙;县政府)

    (5)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即王畿 。如:县内(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公主(汉代皇女的封号)

    (6) 另见 xuán

    xuán

    动词

    (1) 系挂

    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说文》。

    骊姬请使申,处 曲沃以速縣。——《国语·晋语》。注:“缢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魏风·伐檀》

    尔庭有县特兮。

    尔庭有县鹑兮。

    (2) 又如:县令(高悬的命令。即“高名”、“虚名”);县车(悬挂缰绳,停放车子不用。比喻退隐不再出仕)

    (3) 维系;拴系;系联

    县联房植。——《淮南子·本经》

    县棺而封。——《礼记·檀弓》

    (4) 又如:县绝(悬系之绳断绝);县联(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处)

    (5) 揭示;颁立

    县法以诱民。——《汉书·食货志》

    (6) 又如:县法(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以称颁布法令)

    (7) 称量;衡量 。如:县石(称量石头);县轻重(权衡利弊)

    名词

    (1) 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正乐縣之位。——《周礼·小胥》。注:“谓钟磬之属。”

    (2) 又如:县垂(指钟磬等悬挂乐器);县兴(奏钟磬之类的乐器);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

    (3) 秤锤

    故衡诚縣不可欺以轻重。——《礼记·经解》。注:“谓锤也。”

    (4) 又如:衡县(秤锤)

    形容词

    (1) 远,悬殊

    县隔千里。——《汉书·高帝纪》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庄子·大宗师》。向注:“无所系也。”

    (2) 又如:县隔(相隔很远或差别很大。同“悬隔”);县久(历时久长);县远(悬殊;距离遥远)

    (3) 另见 xiàn

    英文翻译

    county, district, subdi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潮州话:guiⁿ7 [潮阳]guaiⁿ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