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葛

qióng gě [ qiong ge]
注音 ㄑㄩㄥˊ ㄍㄜˇ

词语释义

1.邛地所产的葛布。古代邛都以产葛絺着称。

词语解释

  1. 邛 地所产的葛布。古代 邛都 以产葛絺著称。

    唐 白居易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 蘄 竹冷,风襟 邛 葛疏。”

引证解释

⒈ 邛地所产的葛布。古代邛都以产葛絺著称。

唐白居易《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蘄竹冷,风襟邛葛疏。”

邛葛的网络释义

邛葛

  • 邛 地所产的葛布。古代 邛都 以产葛絺著称。 唐 白居易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 蕲 竹冷,风襟 邛 葛疏。”
  • 汉字详情

    qióng [qiong]
    部首: 212
    笔画: 5
    五笔: AB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NL
    四角: 1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故地名。邛城

    邛,邛地在济阴县。从邑,工声。按汉书外戚侯表,邛城属济阴,此地字盖城字之误。…在今山东东昌府。——《说文通训定声》

    (2) 中国古州名 。汉置临邛县,南朝梁改置邛州。唐初治所在今邛崃东南的依政,显庆中移治临邛(今邛崃)。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3) 山名。即邛崃山 。在四川省荥经县西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诗·小雅·巧言》

    英文翻译

    in distress; a m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ku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g2 [台湾四县腔] kiung2 [客英字典] kiung2 [梅县腔] ki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渠容平聲開口三等gʰĭwoŋgyung/givng
    gé,gě [ge]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JQN
    仓颉: TAPV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曷( )声。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

    (2) 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Pueraria lobata ),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 。如:葛屦(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葛面(葛粉)

    (3) 葛布。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衣、带等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敞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明史·海瑞传》

    (4) 又如: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葛帔(用葛制成的披肩);葛纱(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

    (5) 夏衣的代称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辛弃疾《水调歌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棉线或毛线作纬 。如:毛葛;华丝葛

    (7) 通“盖”。掩覆 。如:葛沟(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

    (8) 另见

    名词

    (1) 姓。如:葛天氏(葛天。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2) 另见

    英文翻译

    edible bea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o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t7 [东莞腔] got7 gok7 [海陆丰腔] got7 [梅县腔] got7 [台湾四县腔] got7 [陆丰腔] got7 [客英字典] got7 [宝安腔] go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o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達入聲開口一等kɑtkat

    邛葛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