邍隰

yuán xí [ yuan xi]
注音 ㄩㄢˊ ㄒ一ˊ

词语释义

意思是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

词语解释

  1. 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

    《周礼·夏官·邍师》:“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贾公彦 疏:“按 郑 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洩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 石声汉 校注:“邍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引证解释

⒈ 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

《周礼·夏官·邍师》:“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贾公彦疏:“按郑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洩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
石声汉校注:“邍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邍隰的网络释义

邍隰

  • yuán xí ㄧㄨㄢˊ ㄒㄧˊ
  • 邍隰
  • 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湿地。《周礼·夏官·邍师》:“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贾公彦 疏:“按 郑 注《大司徒》云:‘……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洩制生化,土木金石之物宜悉也。” 石声汉 校注:“邍即原野的原(塬)字的本字。原是高乾地。隰是低湿地。”
  •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306
    笔画: 19
    五笔: TLVP
    仓颉: YHWE
    四角: 37309

    宋本广韵

    [xi]
    部首: 212
    笔画: 16
    五笔: BJXO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AVF
    四角: 762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阜:土山,与土地有关。本义:低湿之地)

    (2) {同本义}

    隰,阪下湿也。——《说文》

    下湿曰隰。——《尔雅·释地》。李注:“谓土地窊下常阻洳,名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

    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公羊传·昭公元年》

    原隰底绩。——《书·禹贡》

    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牧隰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湿。”

    平原之隰。——《管子·形势》。注:“下泽也。”

    丘隰水潦。——《淮南子·时则》

    山有榛,隰有苓。——《诗·邶风·简兮》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隰草(低湿地方所生长的草);隰皋(水边低洼,生长牧草的地方)

    (4) 新开垦的田地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诗·周颂·载芟》

    英文翻译

    low, damp land, marsh, swamp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p7 [台湾四县腔] sip7 [客英字典] sh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zsip/szipzĭ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