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尊敬。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没尊卑,少遵敬,我慢礼乐谦恭令。”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 瞿萨旦那王 感鼠厚恩,建祠设祭,奕世遵敬,特深珍异。”
引证解释
⒈ 犹尊敬。
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没尊卑,少遵敬,我慢礼乐谦恭令。”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瞿萨旦那王感鼠厚恩,建祠设祭,奕世遵敬,特深珍异。”
遵敬的网络释义
遵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介词
(1) (形声。从辵(
),尊声。本义:顺着,沿着) 同本义遵,循也。——《说文》
遵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
遵江夏以流亡。——屈原《九章》
(2) 又如:遵依(遵照);遵巡(顺着;沿着);遵序(依次,顺着次序);遵时(顺应时势);遵海(沿着海岸);遵陆(沿着陆路)
无有作好,遵王之道。——《书·洪范》
不遵典宪。——《后汉书·张衡传》
遵上之约束。——清· 洪亮吉《治平篇》
欲遵太祖法。——《明史》
又如:遵尧(遵行唐尧的施政方法);遵义(依从正义);遵节(依照法律节度);遵旧(依照旧有的法规);遵约(遵照约定);遵承(遵照,遵从);遵例(依照成例);遵效(依照仿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1 [陆丰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梅县腔] zun1 [东莞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z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遵 | 將倫 | 精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tsĭuĕn | cyn/zvi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攴(
),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2) 同本义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4)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6) 尊重,尊敬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8) 有礼貌地送上 。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名词
(1) 敬意或谢意 。如:喜敬;贺敬
(2)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冯梦龙《警世通言》
(3) 又如:节敬;茶敬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5 [梅县腔] gin5 [陆丰腔] gin5 [客英字典] gin5 [海陆丰腔] gin5 [东莞腔] gin5 [宝安腔]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4 [台湾四县腔] g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敬 | 居慶 | 見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kiengh/kyanq | kĭɐ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