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际

zāo jì [ zao ji]
繁体 遭際
注音 ㄗㄠ ㄐ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遭际 zāojì

(1) 境遇;经历

平生遭际令人感伤
circumstances; vicissitudes in one's life

(2) 遭遇时机,指受到达官贵人的提拔、赏识

遭际御前
encounter

词语解释

  1. 犹遇到。

    宋 任伯雨 《述怀》:“一日偶遭际,用捨何敢必。”《歧路灯》第四八回:“ 谭爷 近来遭际不幸,在家必是不舒坦。” 王旡生 《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天下有过人之才人,遭际浊世,抱弥天之想,不得不流而为厌世主义。”

  2. 犹际遇。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兄弟直西坦》:“父子相承,四上鑾坡之直;弟兄在望,三陪凤阁之游。比之前贤,实为遭际。”《辽史·杨佶传》:“上曰:‘卿今日何减 吕望 之遇 文王 !’ 佶 对曰:‘ 吕望 比臣遭际有十年之晚。’” 清 唐孙华 《送王冰庵出导绍兴》诗之三:“却笑 买臣 遭际晚,白头始綰 会稽 章。”

  3. 泛指人生经历。

    《红楼梦》第六四回:“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古诗人遭际,有幸不幸焉。” 沙汀 《困兽记》一:“他在十分诙谐的诉说着他回家以后的遭际。”

  4. 指遭到的不幸的事情。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女凄惻而前,拜伏膝下,直陈遭际,泪堕辞前。”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流连慨慕,想其孤忠,而悲其遭际,亟思兴復。” 沙汀 《祖父的故事·老太婆》:“而且她会一个人突然哭泣起来,悲叹着她的遭际。”

引证解释

⒈ 犹遇到。

宋任伯雨《述怀》:“一日偶遭际,用捨何敢必。”
《歧路灯》第四八回:“谭爷近来遭际不幸,在家必是不舒坦。”
王旡生《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天下有过人之才人,遭际浊世,抱弥天之想,不得不流而为厌世主义。”

⒉ 犹际遇。

宋洪迈《容斋随笔·兄弟直西坦》:“父子相承,四上鑾坡之直;弟兄在望,三陪凤阁之游。比之前贤,实为遭际。”
《辽史·杨佶传》:“上曰:‘卿今日何减吕望之遇文王 !’ 佶对曰:‘ 吕望比臣遭际有十年之晚。’”
清唐孙华《送王冰庵出导绍兴》诗之三:“却笑买臣遭际晚,白头始綰会稽章。”

⒊ 泛指人生经历。

《红楼梦》第六四回:“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古诗人遭际,有幸不幸焉。”
沙汀《困兽记》一:“他在十分诙谐的诉说着他回家以后的遭际。”

⒋ 指遭到的不幸的事情。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女凄惻而前,拜伏膝下,直陈遭际,泪堕辞前。”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流连慨慕,想其孤忠,而悲其遭际,亟思兴復。”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而且她会一个人突然哭泣起来,悲叹着她的遭际。”

遭际的国语词典

碰上、遇上。

遭际的网络释义

遭际

  • 遭际有多种意思,一种是指遭到的不幸的事情。
  •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女凄恻而前,拜伏膝下,直陈遭际,泪堕辞前。”
  •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流连慨慕,想其孤忠,而悲其遭际,亟思兴复。”
  •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而且她会一个人突然哭泣起来,悲叹着她的遭际。”
  •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只做这两句诗当得甚么,就如老世兄这样屈尊好士,也算这位杨兄一生第一个好遭际了,两回躲着不敢见面,其中就可想而知。”
  • 遭际造句

    从一国之君沦落为阶下囚,这种天人之际般的遭际变幻,对南唐李后主的词风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贾玮瞬间有了一种很轻松的感觉,代人受过的滋味毕竟不大好受,但现在看来,茜雪的遭际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糟糕透顶,因此至少可以舒一口气了。
    命运由人的选择构成,而选择则归于性格,性格则归于遭际。许多时候,命运看似曲折离奇,其实不过是反复的抗争走到另一个极端,而其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写定了。
    而社会变迁、时代风云和个人遭际的烙印,以及古代诗文的浸润,造就了这位文化巨人诗情诗艺之开端。
    政府打算采取何种措施来挽回火灾受害者的遭际?
    “娜拉”出走后的沉浮遭际,构成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主要题材特色。
    而正是这些不得意的遭际、坎廪的浮生,让他们留下了名传千古的文章。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理应走上一条人生之路、人文之路,这条道路就生成于教育学在发展中所遭际的诸种矛盾和冲突中。
    两个月前,因另一套丛书的出版事宜,我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人文中心主任张明先生相识,说到此书的遭际,张明先生慨然应诺,让我把书稿先给他看看。
    但因性情和人生观之差异,他们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遭际。
    第二部分以洪兴祖、朱熹为中心,结合历史背景、个人遭际等分析在宋代产生的尊屈与抑屈的争论。
    她仿佛就是他觉得布满了身边的那漫无边际的悲悯,此刻化成了肉身,正不辞劳碌地扮演着贫苦老妇人的角色,朴实无华,以其遭际感人泪下。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无疑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人的种种不幸遭际。
    骆宾王才华绝世,身世飘零,遭际坎坷,他的书信也都怀古伤今,一咏三叹,苍凉飘逸,一篇读罢,令人感慨系之。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在这些最感激的国家中有我的国家,以色列民族,而他们曾经为他们的自由而战,并克服难以置信的苦难生存下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遭际如此。
    相反,小说中的人物,不论是好是坏,都拥有一个唯一且不变的内核,无论是历史的变迁还是个人的遭际都没能使这些人物发生变化。
    时代因素和个人遭际是这种气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屠格涅夫笔下的丽莎和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在外在形象与爱情遭际上有著惊人的相似。

    汉字详情

    zā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GMAP
    五行:
    仓颉: YTWA
    四角: 35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曹声。本义:遇见,碰到)

    (2)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遭,遇也。——《说文》

    遭先生于道。——《礼记·曲礼》。疏:“逢也。”

    未既龀而遭之。——《国语·郑语》。注:“遇也。”

    遭圣则兴。——《史记·孝武纪》

    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晏子出,遭之途。——《史记·管晏列传》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遭伤(遇死;被害);遭变(遇到变故);遭坏(遇到山崖或墙壁等的崩塌);遭险(遇到危险)

    (4) 受到;遭受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遭风雨霜露。——清· 洪亮吉《治平篇》

    遭水旱疾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杜甫《遣兴》

    (5) 又如:遭声气(遭受舆论谴责);遭愆(遭殃;倒霉);遭了毒手;遭诛(被杀);遭谗(受到谗害);遭谤(受到诽谤)

    名词

    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气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唐· 柳宗元文

    遭遁;遭随(遭命和随命的合称)

    量词

    (1) 次,回

    虚绕千万遭。——孟郊《寒地百姓吟》

    (2) 又如:遭把(一两次;个把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我还是头一遭

    (3) 一圈,一场

    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水浒传》

    (4) 又如:多绕几遭

    英文翻译

    come across, meet with, encou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1 zau1 [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沙头角腔] zau1 [陆丰腔] za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作曹平聲開口一等tsɑucau/zau
    [ji]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F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MMF
    四角: 712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2) 同本义

    际,壁会也。——《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

    (3) 泛指合缝的地方;缝隙

    凿棺际而安之。——南朝 梁· 江淹《铜剑赞》

    覆盖周密无际。——《后汉书·张衡传》

    (4) 边缘

    东南大海际。——宋· 沈括《梦溪笔谈》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岩际;水际;无边无际;边际;天际;九天之际;一望无际;分际;漫无边际

    (6) 时候;时机

    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去就之际。——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革灭之际。——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天宝之际。—— 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会议召开之际;兴利除害之际;受任于败军之际;实生此际

    (8) 中间,彼此之间

    利害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9) 又如:国际;校际;省际;星际;脑际;胸际

    (10) 旁边;近旁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11) 其时;适逢…的时候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綦母潜《春泛若耶溪》

    (12) 又如:际此盛会

    动词

    (1) 交会;会合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易·泰》

    (2) 适逢;恰遇

    良辅超拔于际会。——《论衡·偶会》

    昔张士逊亦以旧学际遇,用太傅致仕。——《宋史·何执中传》

    豪杰相逢鱼得水,英雄际会弟投兄。——《水浒传》

    (3) 又如:遭际;际遇(幸遇;适逢);际会(遭遇;遇会;会合);际会风云(喻好的际遇);际逢(遇到)

    (4) 达到;连接

    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淮南子·原道》

    (5) 靠近或沿着

    北山陡起,下与河际。——《徐霞客游记·游龙门记》

    (6) 又如:际海;际水;际晓(犹黎明)

    英文翻译

    border, boundary, jun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i3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