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踰僭”。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物品。
《后汉书·马援传》:“八年,因兄子 豫 怨谤事,有司奏 防 光 兄弟奢侈踰僭,浊乱圣化,悉免就国。”《通典·食货一》:“自 秦孝公 用 商鞅 计,乃隳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併踰僭兴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周礼屦人》:“古者妇人屨与男子同。自后妃以至命妇,制度质采,咸有等差,不得踰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踰僭”。指超越本分,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物品。
引《后汉书·马援传》:“八年,因兄子豫怨谤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踰僭,浊乱圣化,悉免就国。”
《通典·食货一》:“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併踰僭兴矣。”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周礼屦人》:“古者妇人屨与男子同。自后妃以至命妇,制度质采,咸有等差,不得踰僭。”
逾僭的网络释义
逾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俞声。本义:越过,经过)(2) 同本义
(3) 又如:逾迈(走过;时光易逝);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跳墙钻洞);逾墉(越过城墙);逾墙(越过矮墙);逾假不归(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逾轨(越轨)
(4) 超过;胜过
无敢昏逾。——《书·顾命》
日月逾迈。——《书·秦誓》
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于三百也。——汉· 王充《论衡·气寿》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宣帝纪》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逾千(超过一千);逾出(突出,超过一般);逾立(超过三十岁);逾世(超过当代人);逾冠(超过二十岁)
(6) 指晋升职位
臣不逾级,则主位安。——汉· 贾谊《服疑》
(7) 又如:逾格(破格);逾进(超级提升)
副词
(1) 通“愈”。更加
美超远而逾迈。——《楚辞·九章·哀郢》
乱乃逾甚。——《淮南子》
(2) 又如:逾加(更加);逾甚(更甚,过甚);逾世(更加放纵)
形容词
(1) 远
福逾刺凤。——《汉书·叙传》。注:“远也。”
毋踰言。——《礼记·投壶》
志之所在,踰于千里。——《淮南子·主术》
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晋· 潘岳《寡妇赋》
(2) 又如:逾言(遥相谈话);逾处(远离居处);逾望(遥望;远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ri5 [客英字典] ji2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3 ji2
◎ 潮州话:而污6(裕)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逾 | 羊朱 | 以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ju | jĭ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虚伪
僭而无征。——《左传·昭公八年》
覆为我僭。——《诗·大雅·抑》
(2) 又如:僭乱(虚妄淆乱);僭词(虚妄之辞)
(3) 过分
不僭不滥,不敢怠遑。——《诗·商颂·殷武》
(4) 又如:僭溢(过分);僭奢(过分奢侈)
(5) 差失,罪过;乱
不僭不贼。——《诗·大雅·抑》
(6) 表示自谦 。如:僭先(越礼先。谦词);僭忝(谓越分愧居上位。用为谦词);僭易(冒昧、轻慢。谦词);僭谈(谦词。所说的超越本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iam5 [海陆丰腔] ziam5 tiet8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台湾四县腔] ziam5 tiet8 [客英字典] ziam5 [宝安腔] ziam5
◎ 潮州话:徐奄3(签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僭 | 子念 | 精 | 添 | 去聲 | 豔 | 開口四等 | 咸 | 添 | tsiem | cemh/ze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