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挲

luó suō [ luo suo]
繁体 邏挲
注音 ㄌㄨㄛˊ ㄙㄨㄛ

词语释义

亦作'逻逤'。亦作'逻莎'。亦作'逻挲'。 地名。即逻些,唐时吐蕃的都城。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借指一种用逻挲檀制的精美的琵琶。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逻娑 ”。

引证解释

⒈ 见“逻娑”。

逻挲的网络释义

逻挲

  • 亦作“ 逻逤 ”。亦作“ 逻莎 ”。亦作“ 逻挲 ”。 1.地名。即 逻些 , 唐 时 吐蕃 的都城。今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四》:“北狄雄军早廻戈, 逻莎 城头烽火静。”《旧唐书·薛仁贵传》:“ 咸亨 元年, 吐蕃 入寇,又以 仁贵 为 逻娑道 行军大总管。” 唐 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 乌孙 部落家乡远, 逻娑 沙尘哀怨生。”
  • 汉字详情

    luó [luo]
    部首: 306
    笔画: 11
    五笔: LQ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WLN
    四角: 36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罗声。本义:巡察,巡逻)

    (2) 同本义

    逻者数十骑。——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逻伺(巡罗侦察);逻弋(巡逻);逻守(巡逻守卫);逻役(巡逻的差役);逻捕(巡察搜捕)

    (4) 遮拦

    蛛蝥结网工遮逻。——黄庭坚《演雅》

    (5) 又如:逻打(拦截殴打);逻送(捕捉解送);逻惹(招惹);逻楂儿(找岔子)

    (6) 用同“捋”

    又只见那洞外跳出几个小妖,在外边吆吆喝喝,伸拳逻袖,弄棒拈枪,依旧喜喜欢欢耍了。——《西游记》

    (7) 又如:逻袖(捋起袖子)

    名词

    逻卒;巡行兵 。如:逻兵(逻卒,巡逻的士兵);逻骑(巡逻的骑兵)

    英文翻译

    patrol; inspect; watch; pa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lo6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sā,shā,suō [sa,sha,suo]
    部首: 432
    笔画: 11
    五笔: IITR
    五行:
    仓颉: EHQ
    四角: 39502

    详细解释

    shā

    (2) “挓挲”( zhāshā):手、头发、树枝等张开

    (3) 另见 suō

    suō

    动词

    (1) 抚摩

    挱,手梛挱也。——《玉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上》。注:“泽,梛莎也。”雷浚曰:“梛莎即搓挪。”

    (2) 如:摩挲(以手抚摸)

    (3) 另见 shā

    英文翻译

    to feel or fondle with the fingers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梅县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sa1 [客英字典] so1 [海陆丰腔] so1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so1
    ◎ 潮州话: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素何平聲開口一等saŋĭɛ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