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造福
(1) 给人带来幸福
词语解释
指造福田。佛教谓积善行可得福报,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父母见存为造福,七分之中而获一。”
指给人带来幸福。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故縉绅辈凡有志与朝廷干事与百姓造福者,独守令可行其志。”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据此,则 王氏 之造福 闽 疆,亦不让吾 浙 之有 钱氏 矣。” 郭小川 《青松歌》:“千秋万古,给天下造福!”
引证解释
⒈ 指造福田。佛教谓积善行可得福报,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
引《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父母见存为造福,七分之中而获一。”
⒉ 指给人带来幸福。
引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故縉绅辈凡有志与朝廷干事与百姓造福者,独守令可行其志。”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据此,则王氏之造福闽疆,亦不让吾浙之有钱氏矣。”
郭小川《青松歌》:“千秋万古,给天下造福!”
造福的国语词典
为人创造幸福。
如:「电灯的发明造福了人类。」
造福的网络释义
造福
造福的翻译
造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2)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名词
(1) 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副词
(1) 通“猝”(
)。忽然;仓卒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量词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6 [台湾四县腔] co5 [沙头角腔] ciau5 [梅县腔] cau5 [陆丰腔] co6 [东莞腔] cau3 [宝安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客英字典] cau5 co3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皁 | 昨早 | 從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zaux/dzav | dzʰɑ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动词
(1) 赐福,保佑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梅县腔] fuk7 [沙头角腔] fuk7 [宝安腔] f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hog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福 | 方六 | 幫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pĭuk | p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