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

zào xíng [ zao xing]
注音 ㄗㄠˋ ㄒ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造型 zào xíng

1.  塑造立体空间构型。

造型的诀窍。
model;

2.  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

造型美观的家具。

3.  制造砂型。

mold;

词语解释

  1. 创造物体形象。如:造型艺术。

  2. 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 中国 人。”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他用笔是那样洗练,传神,用色是那样丰富、典雅,造型优美而意境深远。”

  3. 制造砂型。

引证解释

⒈ 创造物体形象。

如:造型艺术。

⒉ 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他用笔是那样洗练,传神,用色是那样丰富、典雅,造型优美而意境深远。”

⒊ 制造砂型。

造型的国语词典

创造、设计的型态。

如:「这楼房的造型很美观。」

造型的网络释义

造型 (汉字词语)

  • 造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ào xíng,指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等均有相关记载。
  • 造型的翻译

    英语: to model, to shape, appearance, style, design, form, pose
    德语: Formgebung, Design, Gestaltung (S)​
    法语: modélisation, moulage, modèle, moule (n.m)​

    造型造句

    这些玩具虽然造型简单,但十分有趣。
    新建成的歌剧院造型新颖别致。
    这座大桥造型优美,气势雄伟。
    改革开放使上海浦东大变样,造型各异的建筑鳞次栉比,一片都市新气象。
    在现实生活中,要是能看到所有这些独一无二的造型竖立于现代都市,那该多么赏心悦目啊!
    这盆花的造型非常别致。
    这把壶的造型十分典雅别致。
    这束花的造型赏心悦目。
    卢沟桥的设计造型精巧典雅,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生日那天,哥哥送给我一盏造型别致的小台灯。
    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桥,仿佛就是刻意创作的艺术雕塑。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左顾右盼,十分满意自己的新造型。
    这些风筝的造型很别致。
    这座房子的造型美观大方。
    奶奶的书桌上总是摆着一只造型别致的小瓷猫。
    赵州桥不但造型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故宫钟表馆里有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钟表。
    这台电视机造型很粗劣。
    北京奥运会主会馆的造型像一个巨大的鸟巢。
    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耸立在城市之中。

    汉字详情

    zà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TFKP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GR
    四角: 34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名词

    (1) 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副词

    (1) 通“猝”( )。忽然;仓卒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量词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英文翻译

    construct, build, make, begin; prepar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cou5 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6 [台湾四县腔] co5 [沙头角腔] ciau5 [梅县腔] cau5 [陆丰腔] co6 [东莞腔] cau3 [宝安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客英字典] cau5 co3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
    xíng [xi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GA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NG
    四角: 12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刑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用木做的叫模,用竹做的叫范,用泥做的叫型)

    (2) 同本义

    型,铸器之法也。——《说文》。字亦作侀

    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水曰准,曰法;木曰模,竹曰笵;士曰型。——《礼记·王制》

    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淮南子·修务》

    凝土亦能型。——谢灵运《命学士讲书》

    (3) 又如:纸型;剂型;砂型;造型;铸型;模型

    (4) 楷模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诗·大雅·荡》

    太夫人仁慈果决如此,其泽物型家,推类可想。——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5) 又如:型坊(犹典范,楷模);型范(典范;法式)

    (6) 类型;样式 。如:轻型;重型;大、中、小型;新型;脸型;口型;流线型;血型

    英文翻译

    pattern, model, type; law; mold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n2 [梅县腔] hin2 [东莞腔] hin2 [客英字典] hin2 [海陆丰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宝安腔] h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ŋghe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