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

sù jì [su ji]
繁体 速記
注音 ㄙㄨˋ ㄐ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速记 sùjì

(1) 用省略的或缩减的形式代替文字

学习速记
stenography

(2) 用速记文字书写或报道

速记人员
shorthand

词语解释

  1. 谓用一种简便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小符号迅速地把话记录下来。亦指快速记录。

    刘半农 《雨》诗序:“这全是 小蕙 的话,我不过替她做个速记,替她连串一下便了。” 冰心 《去国·两个家庭》:“当下我一面听,一面速记在一个本子上。”

引证解释

⒈ 谓用一种简便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小符号迅速地把话记录下来。亦指快速记录。

刘半农《雨》诗序:“这全是小蕙的话,我不过替她做个速记,替她连串一下便了。”
冰心《去国·两个家庭》:“当下我一面听,一面速记在一个本子上。”

速记的国语词典

用简略的符号,迅速记录别人说话内容的方法,多用于演讲或会议时。

速记的网络释义

速记

  • 速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ù jì,“速”就是快,“记”就是记录。简言之,速记是一门用特殊符号系统记录语音的快写实用技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速记还是传统的手写速记,记录后的稿件是一个个类似蝌蚪的符号,而且需要一段时间把速记符号转化成文字。现在兴起的电脑速记,记录的结果是普通文字信息,不需要再做文字转写工作,能够跟说话同步。电视里现场直播中能够立即出现字幕,电脑速记员就是幕后英雄。
  • 速记造句

    速记员每分钟能打圆缘园个汉字,没什么窍门,就是熟练。
    一女子利用手机的“号码速记”功能偷偷存下同事银行卡资料,再以挂失、补办银行卡方式提取款项。
    当作一些不便写下来的要快速记录的声音时,录音器是最好用的。
    昨天下午,我已通知速记员介绍所,让他们今天上午介绍几个来面试。
    我在通讯簿上迅速记下他的电话号码。
    速记员的举动很奇怪。
    这个温控房间包含有时间上最大的吐温作品集。解释说,吐温只对速记员的记录做了微小的修改。
    他箭步冲进里间办公室,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目前你们所看到的诗句都是当时彼岸显现的灵感,我只是把它们写下来而已。我既非文学创造家、也非作者,我只是个速记员——只是把来自彼岸传达给我的讯息记录下来而已。
    “我希望你为我把它打出来,”他说,“你打得比任何速记员都好一千倍。
    经过这漫漫岁月,快速记单词我终于能够获救了!
    他一股劲儿冲进里面的办公室,像一个做空头的人急于补进一样。他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她还未成年时,就做过了一系列报酬很低的工作,比如女侍者,速记员,簿记员,还一度做过将来会成为加拿大首相的本内特的助理。
    在随后的几年中,唐亚伟在一所教会学校就读,并担任校长的助手,他开始推广亚伟速记。
    当然,伟大的摄影师永远不会只像法庭上的速记员记录口供一样不加分析地记录所见到的事实。
    利用如此一种速记法来对外宣布你们已经分手,就像宣布你在睡觉之前要用铁锤击碎灯管一样。你这样做,意思再清楚不过了,事后却有可能留下一烂摊子。
    “这是一个新的速记时代的开始。”唐亚伟说。
    记录着今天麦道夫先生传奇故事的终结,他的名字也成为欺骗和贪婪的华尔街时代的速记法。
    现在他只需要一个速记员帮忙把这一切理清。
    时光匆匆流逝,而唐亚伟的速记生涯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汉字详情

    [s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GKI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DL
    四角: 353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2) 同本义

    速,疾也。——《说文》

    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目》

    (3) 字亦作“遬”

    轻则僄遬。——《荀子·议兵》

    则莫能以速中。——《周礼·考工记·弓人》

    王速出令。——《孟子·梁惠王下》

    子济而陈,迟速唯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4) 又如:收效甚速;速速(非常快速);速捷(快速敏捷);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发动战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喻凡事必须进行得快,才能迅速结束);速食店(快餐店)

    (5) 急迫;紧急 。如:速刻(即刻;立刻);速帖(加急请帖);速忙(急忙,赶快);速煞(极快,非常迅速);速件(急件)

    动词

    (1) 加速,加快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速熟(使农作物生长期短、成熟较快)

    (3) 邀请

    主人速宾。——《仪礼·乡饮酒礼》

    何以速我狱。——《诗·召南·行露》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易·需》

    (4) 又如:速客(请客);速帖(请帖)

    (5) 招致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6) 又如:速辜(招来罪过);速福(召福);速祸(招来祸害);速罪(招致罪祸)

    (7) 催促

    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名词

    (1) 运动快慢的计量 。如:车速每小时 60 公里;超速;航速;时速;光速;风速;流速;音速;初速;匀速

    (2) 姓

    英文翻译

    quick, prompt, speedy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uk7 [梅县腔] suk7 [海陆丰腔] suk7 [宝安腔] cuk7 [东莞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suk7 [陆丰腔] suk7 [客英字典] s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suksuk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速记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