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速效
(1) 迅速取得的成效
词语解释
亦作“ 速効 ”。指短期内很快就取得的成效。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虽尔必得不误之符,正心用之,但当不及真体使之者速効耳,皆自有益也。” 宋 曾巩 《菜园院佛殿记》:“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効。”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太医用药》:“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 清 钮琇 《觚賸·白蕈散》:“盖梳能治髮,梳发为蕈,以驱髮瘕,宜得速效。” 毛泽东 《关于情况的通报》:“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速効”。指短期内很快就取得的成效。
引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虽尔必得不误之符,正心用之,但当不及真体使之者速効耳,皆自有益也。”
宋曾巩《菜园院佛殿记》:“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効。”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太医用药》:“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
清钮琇《觚賸·白蕈散》:“盖梳能治髮,梳发为蕈,以驱髮瘕,宜得速效。”
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
速效的网络释义
速效
速效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束声。本义:速度快)(2) 同本义
速,疾也。——《说文》
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目》
(3) 字亦作“遬”
轻则僄遬。——《荀子·议兵》
则莫能以速中。——《周礼·考工记·弓人》
王速出令。——《孟子·梁惠王下》
子济而陈,迟速唯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4) 又如:收效甚速;速速(非常快速);速捷(快速敏捷);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发动战争,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喻凡事必须进行得快,才能迅速结束);速食店(快餐店)
(5) 急迫;紧急 。如:速刻(即刻;立刻);速帖(加急请帖);速忙(急忙,赶快);速煞(极快,非常迅速);速件(急件)
动词
(1) 加速,加快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速熟(使农作物生长期短、成熟较快)
(3) 邀请
主人速宾。——《仪礼·乡饮酒礼》
何以速我狱。——《诗·召南·行露》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易·需》
(4) 又如:速客(请客);速帖(请帖)
(5) 招致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至丹以 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6) 又如:速辜(招来罪过);速福(召福);速祸(招来祸害);速罪(招致罪祸)
(7) 催促
樊子使来速铭,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 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名词
(1) 运动快慢的计量 。如:车速每小时 60 公里;超速;航速;时速;光速;风速;流速;音速;初速;匀速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uk7 [梅县腔] suk7 [海陆丰腔] suk7 [宝安腔] cuk7 [东莞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suk7 [陆丰腔] suk7 [客英字典] s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速 | 桑谷 | 心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suk | su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2) 同本义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左传》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史记》
(3) 又如:效力;效绩(呈献功绩);效玺(呈献国君的印章,表示臣服);效己(贡献一己之力);效芹(自称贡献微薄)
(4) 明白
由此效之也。——《荀子·正论》
乡也,效门室之辨。——《荀子·儒效》
效,明也。——《方言十三》
(5) 通“校(
)”。考查。考核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庄子·列御寇》
(6) 又如:效试(考核试验);效志(查核心志);效情(验以情理)
(7) 授还,授
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授也。”
(8) 又如:效官;效业(授官)
(9) 显示;呈现
信者效其忠。——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 又如:效祉(呈现福祉);效祥(呈露祥瑞)
(11) 效验,验证
何以效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效劳,效忠
杀身自效。——《汉书·李广苏建传》
动词
(1) 摹仿;师法
效,像也。——《说文》。字亦作俲
效者,为之法也。——《墨子·小取》
君子是则是傚。——《诗·小雅·鹿鸣》
民胥傚矣。——《诗·小雅·角弓》
尤而傚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则而傚之。——《孝经》
(2) 字又作傚
教之为言傚也。上行之,下傚之。——《元命苞》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系辞上》
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效儿女子之计。——《封神演义》
欲效野夫。——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效学(仿效,学习);效蹙(不善模仿而弄巧成拙);效好(学好);效作(仿作);效戾(效尤);效慕(仿效);效邮(效尤);东施效颦;上行下效
名词
(1) 功效;效果;结果
效亦大矣。——《淮南子·脩务》
彊弱存亡之效。——《荀子·议兵》
以德为効。——《汉书·刘向传》
用兵之效。——宋· 苏洵《六国论》
效则归于天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自其效观。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战国策·秦策一》
此其效也(效:效验,验证)。——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药效;生效;失效;无效;投效;肥效;速效;后效;时效;见效;疗效;实效;奏效;特效;成效;有效
(3) 经验
外夷战备日新,老将多恃旧效,昧于改图,故致无功。——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u4 [沙头角腔] hau5 [客英字典] hau5 [海陆丰腔] hau6 hau3 [梅县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hau3 [宝安腔] hau3 [东莞腔] hau3 [陆丰腔] hau5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效 | 胡敎 | 匣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ghrauh/heaw | ɣ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