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补

dì bǔ [ di bu]
繁体 遞補
注音 ㄉ一ˋ ㄅ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递补 dìbǔ

(1) 顺次补充

fill vacancies in the proper order

词语解释

  1. 顺次补充。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歷观众史,诸志列名,或前略而后详,或古无而今有,虽递补所闕,各自以为工。”《元典章·吏部六·司吏》:“将县吏发补附近州吏,如此递补,庶得两平。” 洪深 《包得行》第一幕:“ 李大远 身患重病,短期不能痊愈,只好暂时缓役,把后面一个名字递补上去。”

引证解释

⒈ 顺次补充。

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歷观众史,诸志列名,或前略而后详,或古无而今有,虽递补所闕,各自以为工。”
《元典章·吏部六·司吏》:“将县吏发补附近州吏,如此递补,庶得两平。”
洪深《包得行》第一幕:“李大远身患重病,短期不能痊愈,只好暂时缓役,把后面一个名字递补上去。”

递补的国语词典

顺次补缺。

如:「理事出缺了,由票数最高的候补理事递补。」

递补的网络释义

递补

  • 递补: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补充。根据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由各自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 递补造句

    本文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最优分段,提出了等维递补灰色校正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发现的新资源,只够递补我们消耗的磷矿,但阻止不了磷矿耗尽。
    我阵亡之后,郭好勇续任,郭好勇阵亡之后,按十日前箭木排名随时递补,听明白了不!
    双方要监督菲律宾人力仲介公司所收取的递补费用,并确保只能收取菲律宾海外就业署所规定的费用。
    观察家托赫兰恩还注意到这次选举本身是递补选举。
    对反映有问题并查有实据影响录用的,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取消聘用资格,所空名额不再递补。
    那个职位还没有人递补。
    编写一个在同一个字符串中删除字符,并将其余字符向前递补的程序。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城市生活用水量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递补选举看起来作弊了。
    昨天,卫斯理的老板打电话告诉他,现在公司的行销部门有一个职缺,她要卫斯理推荐一个人递补这个缺。
    请务必准时出席,开始上课后,我们将让后补学员递补使用电脑,之后再到的正取学员若无电脑使用,不得异议。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UXHP
    五行:
    吉凶:
    仓颉: YCNH
    四角: 38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虒( )声。本义:轮流;交替)

    (2) 同本义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3)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4) 传;传送 。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5)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7) 押送 。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副词

    (1)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名词

    (1) 驿站 。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2) 驿车;驿马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唐· 白居易《缚戎人》

    英文翻译

    hand over, deliver; sub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 潮州话:din5(tîⁿ) [饶平、潮阳]di5(tî)

    宋本广韵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