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籍

dì jí [ di ji]
繁体 遞籍
注音 ㄉ一ˋ ㄐ一ˊ

词语释义

遣送回原籍。

词语解释

  1. 遣送回原籍。

    《红楼梦》第一二○回:“且説那 贾雨村 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

引证解释

⒈ 遣送回原籍。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且説那贾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

递籍的网络释义

递籍

  • 递籍是中文词汇,意思是遣送回原籍。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UXHP
    五行:
    吉凶:
    仓颉: YCNH
    四角: 38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虒( )声。本义:轮流;交替)

    (2) 同本义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3)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4) 传;传送 。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5)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7) 押送 。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副词

    (1)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名词

    (1) 驿站 。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2) 驿车;驿马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唐· 白居易《缚戎人》

    英文翻译

    hand over, deliver; sub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 潮州话:din5(tîⁿ) [饶平、潮阳]di5(tî)

    宋本广韵

    [ji]
    部首: 624
    笔画: 20
    五笔: TDI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QDA
    四角: 88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耤( )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2) 同本义

    籍,簿书也。——《说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

    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籍口(户口);籍戎(编入军籍);籍地(官宦门第);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4)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5) 又如:籍图(文籍图书);书籍;古籍;经籍;典籍

    (6)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7) 又如: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

    (8) 籍贯

    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

    (9) 又如:回籍;原籍

    (10) 征籍。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

    (11) 又如:籍税(征收租税);籍赋(赋税);籍敛(征收田税);籍求(敛取);籍取(敛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

    (12)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相传》

    (13) 又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

    动词

    (1) 登记

    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籍名(登记籍贯名字);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籍夫(登记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

    (3) 没收入官 。如: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4) 假借。通“借” 。如: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籍在(依赖,慰藉)

    形容词

    杂乱 。如:狼籍

    英文翻译

    record, register, list; censu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海陆丰腔] sit8 cit8 [客英字典] sit8 cit8 [陆丰腔] sit7 [宝安腔] cit8 [台湾四县腔] sit8 cit8 [梅县腔] sit8 [东莞腔] cit8
    ◎ 潮州话:zi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秦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dzʰĭɛkziek/dz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