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软弱而退避。
张锺瑞 《土耳基立宪说》:“然人民之精神,苟不以全力注之,徒弄口头语言以为争辨,而行为进行或乃以逊懦痿疲出之,则其权利亦终无取得之一日,且反因此而获最大之痛苦。”
引证解释
⒈ 谓软弱而退避。
引张锺瑞《土耳基立宪说》:“然人民之精神,苟不以全力注之,徒弄口头语言以为争辨,而行为进行或乃以逊懦痿疲出之,则其权利亦终无取得之一日,且反因此而获最大之痛苦。”
逊懦的网络释义
逊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孙声。本义:逃遁)(2) 同本义
遜,遁也。——《说文》
吾家耄逊于荒。——《书·微子》
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汉· 扬雄《剧秦美新》
(3) 又如:逊郊(天子逃遁于荒野)
(4) 辞让;退让
将逊于位。——《书·尧典序》
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三国演义》
以其逊职,是有进阶,式从彝序,无替成命。——唐· 常衮《授李抱玉》
心想挑了个斜岔儿,把大家逊出去就完了事了。——《儿女英雄传》
(5) 又如:逊受(谦让着接受);逊辞(辞让;推辞);唐尧逊位;逊国(让国);逊迹(退避;隐居);逊坐(让坐)
(6) 不如,比不上 。如:毫无逊色;稍逊一筹
形容词
(1) 谦逊;恭顺
五品不逊。——《虞书》
危行言逊。——《论语》。集解:“顺也。”
辞令逊敏。——《吕氏春秋·士容》
与其不逊也宁固。——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逊谢(恭敬和辞谢);逊让(谦虚退让);逊弟(敬顺兄长);逊服(顺从;服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思温3(舜)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需声。本义:胆小,含有软弱之意;弱)
(2) 同本义
懦,驽弱者也。——《说文》
少懦于诸侯。——《国语·晋语》
而性懦愚,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战国策·齐策》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众皆笑其懦,不青坚守。——《三国演义》
懦者必怒。——唐· 韩愈《原毁》
(3) 又
懦者必悦。
(4) 又如:懦小(懦弱胆小);懦弛(软弱懈怠);懦退(软弱畏缩);懦恧(软弱);懦软(软弱);懦庸(软弱庸陋);懦谨(胆小谨慎);懦善(软弱善良);懦衿(文弱书生)
(5) 柔软 。如:懦毛;懦响(懦靡之音);懦靡(柔顺);懦薄(才能薄弱);懦脆(脆弱)
(6) 幼小
还是我年懦,容得你。——《西游记》
名词
懦夫,软弱无能的人
声节哀有余,夫何激衰懦。——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o5 [陆丰腔] no6 [客英字典] no5 [海陆丰腔] no6 [客语拼音字汇] no4 [宝安腔] lo3 [台湾四县腔] no5
◎ 潮州话:娜窝3(努)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儒 | 人朱 | 日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njyo/ru | nʑ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