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锋

xuǎn fēng [ xuan feng]
繁体 選鋒
注音 ㄒㄨㄢˇ ㄈㄥ

词语释义

1.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 2.指某种事物的先驱。

词语解释

  1. 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

    《六韬·武锋》:“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驍骑、驰阵、选锋。”《孙子·地形》:“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宋 岳飞 《奏颍昌捷状》:“ 贵 遂令踏白军统制 董先 、选锋军副统制 胡清 守城。”《明史·戚继光传》:“又置輜重营随其后,而以南兵为选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戍守。”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这次起义……从各省调集大批优秀骨干,并组成有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支数百名的‘选锋’(先锋队、敢死队),担负发难的重任。”

  2. 指某种事物的先驱。

    宋 杨时 《观梅赠胡康侯》诗:“欲驱残腊变春风,惟有梅花作选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

《六韬·武锋》:“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驍骑、驰阵、选锋。”
《孙子·地形》:“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宋岳飞《奏颍昌捷状》:“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 、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
《明史·戚继光传》:“又置輜重营随其后,而以南兵为选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戍守。”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这次起义……从各省调集大批优秀骨干,并组成有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支数百名的‘选锋’(先锋队、敢死队),担负发难的重任。”

⒉ 指某种事物的先驱。

宋杨时《观梅赠胡康侯》诗:“欲驱残腊变春风,惟有梅花作选锋。”

选锋的网络释义

选锋

  • 选锋是指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出处《六韬·武锋》。
  • 汉字详情

    xuǎn [xuan]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TFQ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GU
    四角: 343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巽( xùn)声。本义:遣送;放遂)

    (2) 同本义

    选,遣也。——《说文》

    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 晋。——《左传·昭公元年》

    (3) 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选,一曰择也。——《说文》

    圣人,十人曰选。——《白虎通》

    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礼记·王制》

    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国语·晋语》

    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管子·七法》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选文以定篇。——《文心雕龙·序志》

    定选士,胜。——《管子》

    (4) 又如:选侍(选入宫中的侍女);选锋(挑选出来的精壮兵卒);选刷(挑选);选人(选用人才);选士(挑选人才);选权(铨选官吏之权);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选职(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5) 派遣;使令

    选兵八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选三万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选将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扬雄《甘泉赋》

    (6) 又如:选入外班(派往外地任职的官员)

    (7) 畏怯

    恐议者,选软复守和解。——《汉书·西南夷传》。注:“怯不前之意。”

    (8) 入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古列女传》

    (9) 牵引,攀连

    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司马贞索隐:“ 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

    (10) 选辑成册 。如:选家(科举时代,专门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印行以供考生模拟习作的人)

    (11) 具有;拥有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名词

    (1) 选辑成册的作品 。如:文选;民间诗选

    (2) 德行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逸周书》

    (3) 片刻,须臾

    选间食熟。——《吕氏春秋·任数》。注:“须臾也。”

    选,少选,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

    (4) 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英文翻译

    choose, select; elect; e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

    fēng [feng]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TD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PHEJ
    四角: 877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夆 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2) 同本义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3)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4)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锋钲(利剑和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6)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7) 又如:针锋;笔锋;锋毫(毛笔的尖端)

    (8) 队伍的前列

    布常为军锋。——《史记·黥布列传》

    (9) 又如:锋行(军队的先锋)

    (10) 锐利的情势 。如:锋出(锋刃齐出,锐不可拒。用以比喻事物竟相兴起,层出不穷。同蜂出);锋不可当(指气势凌人、难以抵挡);锋侠(形容盛气凌人,任侠自雄的样子);锋气(锐气)

    (11) ∶地表上分隔冷、暖气团的交线 。如:锋线;锋面

    (12) 古农具名 。如:锋銛(犁锄之类农具)

    (13) 通“蜂”。昆虫名。比喻众多

    今三年之间,灾异锋起,大小毕具。——《汉书·谷永传》

    形容词

    锐利,尖锐 。如:锋戈(锐利的戈);锋骨(突出的骨头)

    动词

    用锋翻地

    凡秋收之后…速锋之,地垣润泽而不坚硬。——《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point of spear, sharp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