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选拔人才的奏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王大 为吏部郎,尝作选草。临当奏, 王僧弥 来,聊出示之。 僧弥 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 王大 甚以为佳,更写即奏。”
引证解释
⒈ 选拔人才的奏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大为吏部郎,尝作选草。临当奏, 王僧弥来,聊出示之。 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
引王大甚以为佳,更写即奏。”
选草的网络释义
选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巽( )声。本义:遣送;放遂)(2) 同本义
选,遣也。——《说文》
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 晋。——《左传·昭公元年》
(3) 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选,一曰择也。——《说文》
圣人,十人曰选。——《白虎通》
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礼记·王制》
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国语·晋语》
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管子·七法》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选文以定篇。——《文心雕龙·序志》
定选士,胜。——《管子》
(4) 又如:选侍(选入宫中的侍女);选锋(挑选出来的精壮兵卒);选刷(挑选);选人(选用人才);选士(挑选人才);选权(铨选官吏之权);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选职(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5) 派遣;使令
选兵八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选三万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选将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扬雄《甘泉赋》
(6) 又如:选入外班(派往外地任职的官员)
(7) 畏怯
恐议者,选软复守和解。——《汉书·西南夷传》。注:“怯不前之意。”
(8) 入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古列女传》
(9) 牵引,攀连
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司马贞索隐:“ 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
(10) 选辑成册 。如:选家(科举时代,专门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印行以供考生模拟习作的人)
(11) 具有;拥有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名词
(1) 选辑成册的作品 。如:文选;民间诗选
(2) 德行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逸周书》
(3) 片刻,须臾
选间食熟。——《吕氏春秋·任数》。注:“须臾也。”
选,少选,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
(4) 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草 | 采老 | 清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ʰɑu | chaux/c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