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老

sòng lǎo [ song lao]
注音 ㄙㄨㄥˋ ㄌㄠˇ

词语释义

养老;怡老。 犹送终。 旧时风俗。女嫁之夕,女伴为之送别,谓送之与丈夫偕老。

词语解释

  1. 养老;怡老。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 成都 堪送老,当罏仍是 卓文君 。” 宋 苏轼 《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2. 犹送终。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西游记》第三二回:“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参见“ 送终 ”。

  3. 旧时风俗。女嫁之夕,女伴为之送别,谓送之与丈夫偕老。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四:“ 岭 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惋,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

引证解释

⒈ 养老;怡老。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成都堪送老,当罏仍是卓文君。”
宋苏轼《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⒉ 犹送终。参见“送终”。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皖子城中送老。”
《西游记》第三二回:“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

⒊ 旧时风俗。女嫁之夕,女伴为之送别,谓送之与丈夫偕老。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岭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惋,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

送老的国语词典

消遣老来的时日。

送老的网络释义

送老

  • 送老语义养老;怡老。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 成都 堪送老,当罏仍是 卓文君 。” 宋 苏轼 《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 送老造句

    请他找个车送老爸老妈去沈阳的桃仙机场,应当没问题。
    未得害人先害己,这回断送老头皮。
    天刚在船头摇双橹,天强在船尾搬尾梢,父亲送老头在船中边咳嗽、喘息,边将网撒向江中。
    有一种光荣的职业,叫老师;有一种难忘的情结,爱老师;有一种最美的祝愿,送老师;教师节到了,祝愿博爱无私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岁月更迭人渐老,思忆旧事人亦非。睹物思人心烦乱,秋风清凉双精神。初秋时节送老友,一片祝福一片情。愿生活美满,身体健康。
    彭女士在回答入住率如此低下的原因时说,一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收入的家庭不可能送老人入住;二是思想观念,觉得入住老年公寓有碍面子。
    七夕到来,送老婆你“七心”大礼:见不到你我只有伤心,一切安好请你放心,摒弃烦躁定要静心,万事如意件件顺心,照顾自己切忌小心,我爱上你一生痴心,天长地久永不变心!礼已发送。
    太阳花——有的国家流行父亲节送太阳花,寓意父亲像伟大的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寓意在父亲的关爱下,子女才得以茁壮成长。此太阳花可以是向日葵,也可以是扶郎花。花语:深沉的爱。感恩父亲节,别忘了送老爸一束太阳花,祝天下的爸爸节日快乐!
    雷锋送老奶奶回家新闻照片的来龙去脉。
    送老公,踏征程,送出村外不回头,一日不见如三秋。事事周全多考虑,处处安全保第一,吃穿住行皆重要,思念家中儿和妻。
    长嫂待我如母,恩重如山,送老归终,自应由我承担。
    吕良伟豪送老婆千朵玫瑰示爱。
    为什么会想要拍和曾经的场景一样的照片?卷毛青年回头望向站在工作室门口目送老人离去的秦修。一定是为了让世人知道,我们一直走到了老。天瓶座 
    明天我送老娘回娘舅家呆几天,然后就住来这里,二郎你这小身板,一推就倒,家里就你可靠不住!
    三轮车是老北京的出租车,以前送煤、送菜、送老人看病、送孩子上学,北京人很难离开他。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
    其实就在七月九日黎明时分,马大妈的家人忙着给摆渡老人穿送老衣的时候,张梦华因为做了个可怕的噩梦便再也无法入睡了。
    教师节,又来到,我送老师三个宝:一向老师敬个礼,老师就有好身体;二向老师弯弯腰,老师生活更美好;三向老师鞠个躬,老师心想事就成!教师节到了,祝老师节日快乐!
    柯以柔送老公”小三“做生日礼物。
    世界问候日,祝福送老师,上联:辛劳半生不觉苦,两鬓斑白仍育人;下联:言传身教授真理,育人无数芳满门;横批:老师辛苦了。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汉字详情

    sòng [song]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TK
    四角: 38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英文翻译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ng5 [宝安腔] sung5 [海陆丰腔] sung5 [梅县腔] sung5 [东莞腔] sung5 [客语拼音字汇] sung4 [陆丰腔] sung5 [客英字典] sung5 [台湾四县腔] s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弄東一去聲開口一等suŋsungh/sunq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送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