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终

sòng zhōng [ song zhong]
繁体 送終
注音 ㄙㄨㄥˋ ㄓㄨㄥ

词语释义

送终 sòngzhōng

(1) 指长辈亲属临终前晚辈在身旁照料

赶回去给老太太送终
attend upon a dying parent or other senior member of one's family

(2) 指为长辈亲属办理丧事

养老送终
而今贵戚近戚,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僭侈。——《后汉书·章帝纪》
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汉书·货殖传》
handle the funeral affairs of the senior

词语解释

  1. 为死者办理丧事。亦指亲属临终时在身旁照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 宋 司马光 《论麦允言给卤簿状》:“陛下念 允言 服勤左右,生亦极其富贵,死又以三事之礼为之送终。” 清 姚世钰 《哭女》诗:“绣得罗襦几回著,送终犹是嫁衣裳。”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如像人临死时,不准自己的亲人送终,要等洋人来挖眼睛。”

  2. 指毁灭。断送。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原文给了《夜莺》,听说不久出版,我看是要被这篇文章送终的。”

引证解释

⒈ 为死者办理丧事。亦指亲属临终时在身旁照料。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
宋司马光《论麦允言给卤簿状》:“陛下念允言服勤左右,生亦极其富贵,死又以三事之礼为之送终。”
清姚世钰《哭女》诗:“绣得罗襦几回著,送终犹是嫁衣裳。”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如像人临死时,不准自己的亲人送终,要等洋人来挖眼睛。”

⒉ 指毁灭。断送。

鲁迅《书信集·致曹白》:“原文给了《夜莺》,听说不久出版,我看是要被这篇文章送终的。”

送终的国语词典

在父母或亲长临终前服侍于旁。亦指营办父母或亲长丧事。

如:「谁叫你钱财露白,可别怪我把你送终。」

送终的网络释义

送终 (汉语词语)

  • 送终,属动宾式结构词语,意思是指亲属临终时在身旁照料或为死者办理丧事。《送终》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是一首悼亡诗。
  • 送终造句

    这孩子很孝顺,这辈子就指望他为我们两个老人养老送终了。
    我就你一个儿子,至少,我不是还得要靠你给我养老送终的。
    我们的家人会怎样疯狂的寻找我们,我们的父母该如何应对儿子莫名奇妙的失踪,又有谁会为他们养老送终。
    苦了你了,李三叔,等这件事有个结果,我定然将你接回李府养老送终!
    以后,你给霍重养老送终,你敢说一个不字,我今天就执行家法,打死你!
    老蛤蟆硬接包租婆一记送终必杀狮子吼,血肉淋漓惨不忍睹。
    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办一场浪漫的婚礼,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是雷娟知道自己患上胃癌后的三个心愿。
    端茶送水,侍奉双亲,送终守墓,这是小孝;鹿乳奉亲、拾葚异器、扇枕温衾是中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大孝。
    ,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
    我还是留下,给爸爸养老送终,尽份孝心吧。
    自己的父母不在了,爷爷奶奶老了需要自己来养老送终。
    中国老龄化问题也导致某种文化变迁,传统的由家人给老人养老送终的方式越来越难了。
    大姐,我和你无冤无仇,你别整我好么?我也是有身份证的人,我在地府也有职位,我上还有三岁幼儿等我养老送终,下还有八十岁老母嗷嗷待哺,别吓唬我好么?
    父母年迈力衰时,儿子有义务供奉照料,为其养老送终。
    以前,在中国,孩子是父母最后的安全网,为他们养老送终。
    你这孽畜,还有脸睡?老子的脸全给你丢尽了,卫家郎君言之有理,不刻苦训练如何杀敌?你这不孝孽子,想叫老子给你送终是吧?还不赶紧起来!
    巴克斯特老太太坚决要为自己办一场隆重的送终大会,会上要是没有火腿三明治,小蛋糕和玉米饼招待客人,她会觉得很丢脸。
    大哥,你好糊涂啊,我们当初不是说了吗,将歌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将来,还要让他继承兄弟们的衣钵,还要让他来为我们养老送终呢,大哥!
    安然到老,高楼大厦,妻宫两硬无刑,子息三人,只有一人送终,寿元七十七岁,卒于。
    然而它的挣扎很快便会蜡尽油枯,因为在它身旁两只饥饿的小狮子正等着为它“送终”。

    汉字详情

    sòng [song]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TK
    四角: 38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英文翻译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ng5 [宝安腔] sung5 [海陆丰腔] sung5 [梅县腔] sung5 [东莞腔] sung5 [客语拼音字汇] sung4 [陆丰腔] sung5 [客英字典] sung5 [台湾四县腔] s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弄東一去聲開口一等suŋsungh/sunq
    zhōng [zhong]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TU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HEY
    四角: 2713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2) 同本义

    终,絿丝也。——《说文》

    旋终在项。——《睡虎地秦墓竹简》

    (3) 终了;结束。与“始”相对

    终,极也;终,穷也。——《广雅》

    天禄永终。——《论语》

    君子以永终知敝。——《易·象下传》。虞注:“坤为永终。”

    终朝三拕之。——《易·讼》

    庶人终食。——《国语·周语》

    妇怨无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继五国迁灭。——宋· 苏洵《六国论》

    (4) 又

    用武而不终。

    终亦不顾。——《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不终岁。——《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月终(月底);年终(一年的末了);始终(从开始到最后);终服(父母之丧,服满三年。同终制);终献(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奠酒为终献);终覆(复试结束)

    (6) 死

    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终吾身而已。——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终誉(死后的声名);终没(寿终);终具(送终之具,指棺、槨等);终服(终丧);终丧(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

    (8) 完成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9) 相当

    出载而立,其广终队。——《墨子·备梯》

    名词

    (1) 歌诗一篇,乐一成为一终 。如:终篇(写完或读完一篇文章)

    (2) 古代历法指称“闰月”

    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史记》

    (3) 通“众”。众人

    终莫能就。——《战国策·韩策》

    以义终。——《礼记·祭法》

    终生之化。——《汉书·杨王孙传》

    (4) 姓

    形容词

    (1) 整;全,尽

    终宵刺探。(终宵:通夜。刺探:探问。)——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终夕(整夜,通宵);终夜(整夜,全夜);终风(整日刮风);终朝(整个早上;整天,整日)

    (3) 通“众”( zhòng)。多

    终三十里。——《诗·周颂·噫嘻》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副词

    (1) 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

    愿终守之。——《战国策·魏策》

    终无所成。——《世说新语·自新》

    终不敢搏。——唐· 柳宗元《三戒》

    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终究,到底

    终不可强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终遣之。——汉· 刘向《列女传》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终不蒙见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终乖(到底违背);终究(毕竟,也作“终久”);终须(终究,毕竟);终于(终究;到底);终久(终究);终归(终究;毕竟)

    (4) 表示时间,相当于“常”、“久”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上》

    (5) 又如:终古(久远;经常)

    英文翻译

    end; finally, in the end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宋本广韵

    送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