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

sòng shén [ song shen]
注音 ㄙㄨㄥˋ ㄕㄣˊ

词语释义

1.古代祭神,祭毕送之使去,谓之"送神"。 2.指驱送鬼神。

词语解释

  1. 古代祭神,祭毕送之使去,谓之“送神”。

    《后汉书·礼仪志上》:“夜漏未尽七刻初纳,进熟食,送神,还,有司告事毕。”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清嘉录·念四夜送灶》引 清 郭麐 《送灶词》:“千家送神爆竹齐,小儿索饭门东啼。”

  2. 指驱送鬼神。

    逯斐 《猎人小屋·椰林喜曲》:“一锣鸣百锣和,用来驱鬼送神。”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神,祭毕送之使去,谓之“送神”。

《后汉书·礼仪志上》:“夜漏未尽七刻初纳,进熟食,送神,还,有司告事毕。”
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
《清嘉录·念四夜送灶》引清郭麐《送灶词》:“千家送神爆竹齐,小儿索饭门东啼。”

⒉ 指驱送鬼神。

逯斐《猎人小屋·椰林喜曲》:“一锣鸣百锣和,用来驱鬼送神。”

送神的国语词典

俗于祀神时先迎接神灵来飨,祭祀完毕,又送之使去,称为「送神」。

送神的网络释义

送神

  • 送神,中国民间信俗之一。是原在人间鉴察人们言行善恶的灶神与其它诸神,人们将其一年一度地送回天庭,让其向玉皇上帝禀报人间善恶,以定来年人们的吉凶祸福。
  • 送神,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供祀,还烧供纸制的舆马仪从,或用竹蔑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供灶王爷上天坐骑。
  • 送神造句

    但也有请神容易送神难得说法,因此,尽量不要悬挂。
    如果遇到小浣熊相中了你家要来落户,那可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啦。
    外媒称,在纽约上市的中资公司苦涩地体会到,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招揽国际投资者容易,想退市却没那么简单。
    按照仿古礼仪,主祭官率众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终献礼等。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何送走美帝这个瘟神菲律宾自己看着办。
    “都人至年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抹于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
    鸣鼓、礼官就位,迎神、进馔、恭读祝文,送神、全体三鞠躬、关扉,鼓乐声中,孔庙内庄严肃穆。
    然后写一个有礼貌的信中解释说,细节清楚点你想要澄清及送神难给信用局。
    如果请来一个退休官员,虽然能带来一定资源,但是要小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不烧送神火不让你离去。荒木经惟。
    修刻神像前他要做送神仪式,送走后才动刀。
    在纽约上市的中资公司苦涩地体会到,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招揽国际投资者容易,想退市却没那么简单。
    难脱身,请神容易送神难,危及人身、家庭安全。
    依照仿古礼仪,身着汉服的祭祀人员进行了迎神、上香、颂祝文、行初献礼、献帛、诵祭文、行亚献礼、撒五谷、奠酒、送神、行终献礼。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尤其是通知参与录制的老戏骨尹汝贞。
    本报平顶山讯“请神容易送神难”,市民将鳄鱼龟当作保护动物购买,又送交平顶山动物园收养。
    该日要送灶神上天述职,又称“送神”。
    请神容易送神难,要送就得破财消灾。
    许多地方的迎神送神祭和斋戒,多是避免与行进中的神怪冲撞。
    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

    汉字详情

    sòng [song]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TK
    四角: 38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英文翻译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ng5 [宝安腔] sung5 [海陆丰腔] sung5 [梅县腔] sung5 [东莞腔] sung5 [客语拼音字汇] sung4 [陆丰腔] sung5 [客英字典] sung5 [台湾四县腔] s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弄東一去聲開口一等suŋsungh/sunq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JH

    英文翻译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