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语

mí yǔ [ mi yu]
繁体 迷語
注音 ㄇ一ˊ ㄩˇ

词语释义

谜语。迷,用同'谜'。

词语解释

  1. 谜语。迷,用同“ 谜 ”。

    明 杨慎 《丹铅杂录·鲍昭迷语》:“《鲍昭集》中,迷语三字,其云‘二人四八,飞泉仰流’,井字也;‘头如刀,尾如钩’,龟字也;‘乾之一九,坤之二六’,桑字也。颇为拙劣。”

引证解释

⒈ 谜语。迷,用同“谜”。

明杨慎《丹铅杂录·鲍昭迷语》:“《鲍昭集》中,迷语三字,其云‘二人四八,飞泉仰流’,井字也;‘头如刀,尾如钩’,龟字也;‘乾之一九,坤之二六’,桑字也。颇为拙劣。”

迷语造句

所谓灯迷,是将各种样式的花灯悬挂在游艺大厅之中,厅内墙壁四周挂有迷语,猜迷获胜者予以鼓励奖。
过正月十五,老家人不挂花灯,不猜迷语,干什么呢?送灯,吃灯!送灯,就是把用豆面做的小灯儿放上灯芯儿点着了,在正月十五傍晚送到老祖宗的坟茔前。
热情的学生们在凉爽的户外唱着歌,猜着中国迷语,吃着月饼、苹果,他们都说最习惯吃中国五仁月饼。
躺在床上,边亲热边猜起了迷语。
洗漱完,房间里哥哥说了好几个迷语让我猜,后来大家写了每天守则,让哥哥签名,希望他每天能遵守。
雨浓喜笑颜开地把礼品塞口袋里,毫不在意别人那种赤祼祼的象是看外星人的眼光,头一甩又忙着寻找自己知道迷底的迷语了。
昨天已成历史,明天还是迷语。
然后三个就坐在桥底聊天讲故事猜迷语。
相机在摄影者手中,作为一个媒介,是沟通生命迷语的一种方式。
而网络语言,还可以分为游戏语系、空间语系、二次元语系、剧迷语系、微博语系和球迷语系等六大语系。
猜迷语我一点都不行。
这是一个迷语。我喜欢迷语书。

汉字详情

[m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OP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D
四角: 39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4) 迷惑,使…辨不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6) 迷恋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昏迷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名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 。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英文翻译

bewitch, charm, infat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2 [陆丰腔] mi3 [沙头角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东莞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梅县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宝安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兮齊開平聲開口四等mieime/mei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