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天

mí tiān [ mi tian]
注音 ㄇ一ˊ ㄊ一ㄢ

词语释义

1.迷,通"弥"。形容极大。 2.迷,通"弥"。迷漫天空;满天。

词语解释

  1. 迷,通“ 弥 ”。形容极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於中箇首将罪过迷天大。”参见“ 迷天大罪 ”。

  2. 迷,通“ 弥 ”。迷漫天空;满天。

    《英烈传》第三十回:“四围放火,黑焰迷天。” 清 丘逢甲 《珠江行乐词》:“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茅盾 《子夜》十五:“现在那迷天的晓雾散了些了。”

引证解释

⒈ 迷,通“弥”。形容极大。参见“迷天大罪”。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於中箇首将罪过迷天大。”

⒉ 迷,通“弥”。迷漫天空;满天。

《英烈传》第三十回:“四围放火,黑焰迷天。”
清丘逢甲《珠江行乐词》:“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茅盾《子夜》十五:“现在那迷天的晓雾散了些了。”

迷天的网络释义

迷天

  • 《迷天》,是由凶飞编著的一本小说。
  • 迷天造句

    第二天,二郎神回去第一次撤了一个迷天大谎。
    玉子乔的功夫出自无漏诀,却又别出机杼,和所有迷天圣教中人都不一样,只有刘火宅一人,可以说是同出一脉的。
    所以,你是怎样在对方未注意的情况下撒了一个迷天大谎?
    为了追赶戌土麒麟,这女子悍然用了一种叫做逆经断脉的功法,研习了玉子乔心得,刘火宅对迷天圣教的技能有所了解。
    在我看的电视剧中,有些角色为了迎合对方的喜好可以撒出一些迷天大谎来。
    迷天盟,独居西南瘟疫之地,自成一国仿若与世无争,却在三个月前遭受全江湖势力的窥视,人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发誓要亲手砍下迷天盟主关七的人头。
    我们造下这等迷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
    你好大胆!你在沧州做下迷天大罪,却在这里!见今官司出三千贯信赏钱捉你,却是要怎地?
    毒手药神野心称霸江湖,决意闭关半载,提炼世间奇毒迷天丧心散,命凤天暂掌庄务。
    梦锁玉楼,情迷天宇,端午几度来又去。愁断魂肠也凄凉,素颜问天悲如许。夜色阑珊,笛箫歌舞,凭栏徘徊寄情处。三更劲头盼天晴,多情恰似潇湘雨。端午时节,祝君快乐一如往昔!
    以这一干人在京畿路卧虎藏龙的高手里,颜鹤发可以说是年高望重,他既是“迷天七圣”。
    呔,好贼子,好贼子,真真大胆,安敢撒此迷天大谎,来坏我普智师兄名气。
    一辆车提高效率,一堆车望雾叹息,两辆车飞速使去,两堆车迷天漫地,三辆车保守秩序,三堆车茫茫无际,四辆车宾宾有礼,四堆车哭天喊地。世界无车日,减少身边的车辆,还大自然一片。
    另据当地民间传说,清代的顺治皇帝因十分痴迷天泰山,曾产生过出家之愿,并有“行痴”的法号。

    汉字详情

    [m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OP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FD
    四角: 39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4) 迷惑,使…辨不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6) 迷恋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昏迷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名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 。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英文翻译

    bewitch, charm, infat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2 [陆丰腔] mi3 [沙头角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东莞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梅县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宝安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兮齊開平聲開口四等mieime/mei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