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逿

dié dàng [ die dang]
注音 ㄉ一ㄝˊ ㄉㄤˋ

词语释义

1.亦作"迭荡"。亦作"迭宕"。 2.驰突貌。 3.日光闪烁貌。 4.谓性格豪迈,不受拘束。 5.抑扬顿挫。

词语解释

  1. 亦作“ 迭荡 ”。亦作“ 迭宕 ”。驰突貌。

    《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逿。”旧注:“分布远驰之貌。” 李善 注:“迭,过也;逿,突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北狄 ﹞常有迭荡中原之意。”

  2. 日光闪烁貌。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观潮》:“迭宕,沃日汤汤。怕高陵为谷,倒翻银浪。”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虾》:“龙宫状如佛寺所图天宫,光明迭荡,目不能视。”

  3. 谓性格豪迈,不受拘束。

    《南史·文学传·刘缓》:“性虚远,有气调,风流迭宕,名高一府。”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迭宕 孔文举 ,风流 石季伦 。”《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独 韶 迭宕,好事多情。”

  4. 抑扬顿挫。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五》:“惟咏麻姑酒二句云:‘紫泥四尺高於躯,使我未饮愁先无。’颇迭荡可诵。”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迭荡”。亦作“迭宕”。

⒉ 驰突貌。

《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逿。”
旧注:“分布远驰之貌。”
李善注:“迭,过也;逿,突也。”
《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北狄﹞常有迭荡中原之意。”

⒊ 日光闪烁貌。

明郑若庸《玉玦记·观潮》:“迭宕,沃日汤汤。怕高陵为谷,倒翻银浪。”
清葆光子《物妖志·虾》:“龙宫状如佛寺所图天宫,光明迭荡,目不能视。”

⒋ 谓性格豪迈,不受拘束。

《南史·文学传·刘缓》:“性虚远,有气调,风流迭宕,名高一府。”
唐储光羲《秋庭贻马九》诗:“迭宕孔文举,风流石季伦。”
《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独韶迭宕,好事多情。”

⒌ 抑扬顿挫。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五》:“惟咏麻姑酒二句云:‘紫泥四尺高於躯,使我未饮愁先无。’颇迭荡可诵。”

迭逿的网络释义

迭逿

  • dié dàng ㄉㄧㄝ ˊ ㄉㄤˋ
  • 迭逿
  • 汉字详情

    dié [die]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RW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HQO
    四角: 35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失声。本义:交替,轮流)

    (2) 同本义

    迭,更递也。——《说文》

    迭,更也。——《尔雅》

    迭用柔刚。——《易·说卦》

    胡迭而微。——《诗·邶风·日月》

    迭相为经。——《礼记·乐记》

    弟兄迭为君。——《公羊传·襄公二十九》

    四时迭起。——《庄子·天运》

    (3) 又如:迭为宾主;迭变(交替变化);迭宿(轮流值宿);迭进(轮番进言)

    (4) 停止

    两个在阵前叫苦不迭。——《水浒传》

    (5) 又如:忙不迭;迭不的(迭不得。来不及)

    (6) 同“叠”。堆积;重迭 。如:迭罗汉;重峦迭翠;迭头(加倍)

    (7) 同“叠”。折迭 。如:把包袱迭好;迭办(叠办。操办;收拾)

    副词

    屡次,反复 。如:战争迭起;迭挫强敌;迭奉大礼;迭连(接连;连续);迭声(齐声;连声);高潮迭起

    英文翻译

    repeatedly, frequently

    方言集汇

    ◎ 粤语:di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et7 [客语拼音字汇] diad5 tiab6 [宝安腔] det7 [客英字典] diet7 [台湾四县腔] diet7 [梅县腔] diet7
    ◎ 潮州话:多嫣4(哲)、胎亚8(他8)同叠、因8(轶)通逸,diag4(tiak) [潮州]diêg4, tah8(thâh) ,ig8(îk) [揭阳]êg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dʰietdet
    dàng [dang]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JGQP
    仓颉: YAMH
    四角: 3630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二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浪唐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ŋdangh/d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