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哲

dí zhé [ di zhe]
注音 ㄉ一ˊ ㄓㄜˊ

词语释义

亦作'迪喆'。 蹈智。谓蹈行圣明之道。

词语解释

  1. 亦作“ 迪喆 ”。蹈智。谓蹈行圣明之道。

    《书·无逸》:“ 周公 曰:‘呜呼!自 殷 王 中宗 、及 高宗 、及 祖甲 、及我 周文王 ,兹四人迪哲。’” 孔 传:“言此四人皆蹈智明德以临下。” 孔颖达 疏:“此四人者皆蹈明智之道以临下民。”《文选·班固<典引>》:“故先命 玄圣 ,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賛扬迪喆,备哉粲烂,真神明之式也。” 蔡邕 注:“言 仲尼 之作,亦显助祖宗,扬明其蹈喆之德。”《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毘黎国》:“道无隐旨,教罔遗筌,聪叡迪哲,何负于殊论哉!” 宋 苏轼 《苏颂刑部尚书制》:“盗贼多有,狱市纷然。敷求迪哲之人,以清流弊之末。” 明 方孝孺 《杜士贤赞》:“维圣迪哲,察於人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迪喆”。蹈智。谓蹈行圣明之道。

《书·无逸》:“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 、及高宗 、及祖甲 、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
孔传:“言此四人皆蹈智明德以临下。”
孔颖达疏:“此四人者皆蹈明智之道以临下民。”
《文选·班固<典引>》:“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賛扬迪喆,备哉粲烂,真神明之式也。”
蔡邕注:“言仲尼之作,亦显助祖宗,扬明其蹈喆之德。”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毘黎国》:“道无隐旨,教罔遗筌,聪叡迪哲,何负于殊论哉!”
宋苏轼《苏颂刑部尚书制》:“盗贼多有,狱市纷然。敷求迪哲之人,以清流弊之末。”
明方孝孺《杜士贤赞》:“维圣迪哲,察於人言。”

迪哲的网络释义

迪哲

  • 迪哲是读音为dí zhé,意思是蹈智,出自于《书·无逸》的词语。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M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LW
    四角: 35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开导

    迪,道也。——《说文》。按,谓导也。

    弗求弗迪。——《诗·大雅·桑柔》

    启迪后人。——《书·太甲上》

    (2) 遵循

    为国不迪其法。——扬雄《法言》

    (3) 行,出走

    商其沦丧,我无所为人臣仆,诏王子出迪。——《书·微子》

    名词

    (形声。从辵,由声。本义:道;道理) 同本义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楚辞》

    英文翻译

    enlighten, advance; prog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t8 tit7 [台湾四县腔] tit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tid6 [梅县腔] tit7 [客英字典] tit7 [宝安腔] t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dekdʰiek
    zhé [zhe]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RR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LR
    四角: 526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2)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

    名词

    (1)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2)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3) 哲学的简称 。如:文史哲

    (4) 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后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英文翻译

    wise, sagacious; wise man, s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zad5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东莞腔] z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triet/tyetţĭɛ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