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涎

yǐ xián [ yi xian]
注音 一ˇ ㄒ一ㄢˊ

词语释义

亦作'迤涎'。 曲折绵延貌。

词语解释

  1. 亦作“迆涎”。曲折绵延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迆涎”。曲折绵延貌。

迤涎的网络释义

迤涎

  • 1.亦作"迤延"。
  • 2.曲折绵延貌。
  • 基本解释:迤
  • 地势斜着延长。
  • 〔迤逦〕曲折连绵。
  • 延伸,向:天安门迤东(向东一带)。
  • 笔画数:8;
  • 部首:辶;
  • 详细解释:迤
  • ——见“逶迤”(wēiyí)
  • 另见yǐ
  • 基本解释:延
  • yán
  • 引长:延长(ch俷g )。延续。蔓延。延年益寿。
  • 展缓,推迟:延迟。延缓。延宕。延误。
  • 引进,请:延聘(聘请)。延纳。延师。延医。
  • 姓。
  • 笔画数:6;
  • 部首:廴;
  • 详细解释:延
  • yán
  • 【动】
  • 同本义〖stretch;extend;prolong〗
  • 延,长行也。——《说文》。按,字亦作“蜒”。
  •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书·召诰》
  •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陆机《长歌行》
  •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meet;introduce〗
  •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 主人延客祭。——《礼记·曲礼》
  • 出延射。——《礼记·射义》
  • 又如:延接(引进接待);延入(引入);延登(引入而登殿)
  • 拖延〖putoff〗
  • 延至七年(拖延到民国七年,即公元1918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又如:延挨(拖延);延俄(延迟一会儿)
  • 绵延〖stretchlongandunbroken〗。如:延袤(绵延;连绵);延昌(绵延昌盛)
  • 延续〖continue〗
  •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国家无事。——汉·贾谊《过秦论》
  • 又如:延寿文疏(祝寿的颂辞);延誉(称扬优点,使其名声远扬)延玩(迟延玩忽)
  • 蔓延〖spread〗
  • 延,遍也。——《方言十三》
  • 延及于平民。——《书·吕刑》
  • 前后邃延。——《礼记·玉藻》
  • 又如:延地(到处);延灼(蔓延燃烧)
  • 邀请;请〖invite〗
  •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 饮宴既毕,谦延玄德于上座。——《三国演义》
  • 又如:延师(聘请教师);延款(延请,款待);延医(请医生)
  • 迎击〖repulseattacks〗
  • 秦人开关延敌。——汉·贾谊《过秦论》
  • yán
  • 【形】
  • 长,久〖long〗
  • 延,长也。——《尔雅》
  • 延延,长也。——《广雅》
  • 延颈秀项。——曹植《洛神赋》
  • 延,年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方言一》
  • 君亦悔祸之延。——《左传·成公十三年》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楚辞·离骚》
  • 挨延
  • 捱延
  • 延敌
  • 转延
  • 周延
  • 祝延
  • 呪延
  • 展延
  • 招延
  • 缘延
  • 逾延
  • 玉延
  • 鱼龙曼延
  • 游延
  • 冤延
  • 由延
  • 迤遰
  • 遗迤
  • 迤逦(yǐ-)
  • 遗延
  • 迤迤
  • 迤逗(tuō-)
  • 迤逦
  • 迤长
  • 迤逗
  • 迤平
  • 迤递
  • 迤涎
  • 迤久
  • 迤斜
  • 迤靡
  • 迤陇
  • 迤延
  • 迤逶
  • 迤渐
  • 迤扬
  • 夷延
  • 迤逦不绝
  • 迤里
  • 益寿延年
  • 迤汇
  • 迎延
  • 邀延
  • 延龄
  • 延请
  • 衍迤
  • 延颈举踵
  • 延聘
  • 延津之合
  • 延奖
  • 延眷
  • 延维
  • 延款
  • 延接
  • 延陵子
  • 延髓
  • 延格
  • 延庆
  • 延寿
  • 延平郡王祠
  • 延陵
  • 延揽
  • 延缓
  • 延结
  • 延蔓
  • 延厘
  • 汉字详情

    yǐ,yí [y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TBPV
    吉凶:
    仓颉: YOPD
    四角: 38301

    详细解释

    暂无详细释义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wind; walk out of straigh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 潮州话:衣5(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ejĭe
    xián [xian]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THP
    五行:
    仓颉: ENKM
    四角: 321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2) 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4) 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动词

    (1) 流口水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2) 贪羡,贪图

    主人涎我色,奸我,不从,则鞭挞之。——清· 袁枚《新齐谐》

    (3) 又如:涎利(贪图利益)

    (4) 吐;流 。如:涎津溢(唾沫液);涎缕(吐丝)

    (5) 厚着脸皮;嬉皮笑脸 。如:涎邓邓(含攫取挑逗的样子);涎皮(嘻皮赖脸,厚脸皮);涎脸(厚脸皮;嬉皮笑脸)

    (6) 拖;伸 。如: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

    形容词

    (1) 呆滞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醉了,涎着醉眼说道:“他府里那些娘娘,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儒林外史》

    (2) 又如:涎不痴的(傻乎乎)

    (3) 嬉笑貌

    呸!好不识羞的涎脸!——《西厢记》

    (4) 贪馋地盯视 。如:涎眼睛(贪婪的眼光);涎眉邓眼(用贪谗的眼光瞧人)

    英文翻译

    saliva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2 (l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lan1) [东莞腔] jen2 [宝安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梅县腔] lan1 jan2
    ◎ 潮州话:嫣6(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夕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zsien/szienz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