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千里

tiáo tiáo qiān lǐ [tiao tiao qian li]
注音 ㄊ一ㄠˊ ㄊ一ㄠˊ ㄑ一ㄢ ㄌ一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钏记》:“迢迢千里到燕都,教人跋涉多劳苦。”

成语用法

迢迢千里作定语、状语;指遥远。

迢迢千里的国语词典

形容路途遥远漫长。唐.高适〈秋胡行〉:「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也作「千里迢迢」、「千里迢遥」。

迢迢千里的网络释义

迢迢千里

  • 迢迢千里 (
  • 解释: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
  • 出处:唐·高适《秋胡行》:“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
  • 示例: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 ★朱自清《哀韦杰三君》
  •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遥远
  • 成语故事:传说汉明帝时期,汝州南城秀才张邵与楚州山阳秀才范式,两人结伴到洛阳应试。他们结为莫逆之交,相约来年重阳在张邵家聚会。范式因经商误了约期,便自刎而死。他的灵魂千里迢迢去会张邵。张邵也千里迢迢去拜谒范式的尸体,之后也自刎而死
  • 汉字详情

    tiáo [tiao]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VKPD
    五行:
    吉凶:
    仓颉: YSHR
    四角: 373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召声。本义:遥远)

    (2) 同本义

    旷瞻迢递。——《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

    (3) 又如: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遥远);迢渺(遥远渺茫)

    (4) 高貌,高峻貌 。

    (5) 如:迢递(高峻的样子);迢越(高远的样子);迢峣(高大的样子)

    英文翻译

    far; dist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4 t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u1 tiau2 siau2 [陆丰腔] tiau3 [梅县腔] tiau1 [台湾四县腔] tiau1 tiau2 siau2 [客语拼音字汇] tiau2 [宝安腔] tiau2 [客英字典] tiau2 tiau1
    ◎ 潮州话:胎妖1(挑)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聊平聲開口四等deudʰieu
    tiáo [tiao]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VKPD
    五行:
    吉凶:
    仓颉: YSHR
    四角: 373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召声。本义:遥远)

    (2) 同本义

    旷瞻迢递。——《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

    (3) 又如: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遥远);迢渺(遥远渺茫)

    (4) 高貌,高峻貌 。

    (5) 如:迢递(高峻的样子);迢越(高远的样子);迢峣(高大的样子)

    英文翻译

    far; dist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4 t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u1 tiau2 siau2 [陆丰腔] tiau3 [梅县腔] tiau1 [台湾四县腔] tiau1 tiau2 siau2 [客语拼音字汇] tiau2 [宝安腔] tiau2 [客英字典] tiau2 tiau1
    ◎ 潮州话:胎妖1(挑)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聊平聲開口四等deudʰieu
    qiān [qian]
    部首: 223
    笔画: 3
    五笔: 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
    四角: 204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