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编累牍

lián biān lěi dú [lian bian lei du]
繁体 連編累牘
注音 ㄌ一ㄢˊ ㄅ一ㄢ ㄌㄟˇ ㄉㄨ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连编累牍 lián biān lěi dú

(1) 牍:古代写字用的竹、木简。形容文字冗长罗嗦

an endless assortment of articles;column after column; keep on repeating the insipid talk; lengthy and tedious writings; pages and pages of persiflag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成语用法

连编累牍作定语;指文章过长。

引证解释

⒈ 同“连篇累牘”。

《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牘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连编累牍的网络释义

连编累牍

  • 连编累牍是一个词语,拼音是lián biān lěi dú,意思是指: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连编累牍造句

    就是从最开始的连编累牍和措词激烈,到现在好几天已经没有任何的消息,可以说从最开始这种热的应对,到现在冷的反应,也反应了法国态度的一个变化。
    个大传媒也连编累牍的报道,甚至想当然的加进言过其实的深度分析。
    一时间,网上的各类消息顿时转变了风向,连编累牍的开始报道鲁东神药,以及龙腾集团即将面世的肿瘤散。

    汉字详情

    lián [li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L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Q
    四角: 343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辵( 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7) 古州名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动词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介词

    (1) 自;从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形容词

    (1) 艰难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副词

    连续;多次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英文翻译

    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4

    宋本广韵

    biān [bi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YN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ISB
    四角: 23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

    英文翻译

    knit, weave; arrange; compil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1

    宋本广韵

    léi,lěi,lèi [lei]
    部首: 627
    笔画: 11
    五笔: LXIU
    姓名学:
    仓颉: WVIF
    四角: 60903

    详细解释

    léi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 同本义。也作“缧”

    累,一曰大索也。——《说文》

    两释累囚。——《左传·成公三年》

    以剑斫绝累。——《汉书·李广传》

    (3) 又如:累绁(绑罪犯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牢狱);系累(系结绳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4) 指交配期的牡牛 。如:累牛(种牛或一般公牛)

    动词

    (1) 重叠;接连成串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2) 又如:累棋(堆叠棋子);累叠(堆叠);累纸(接连许多张纸)

    (3) 拘系;捆绑

    系累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系累其老弱妇女。——《史记》

    (4) 又如:累坠(拖累,累赘);累囚(被拘系的俘囚)

    (5) 另见 lěilèi

    lěi

    动词

    (1) (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 ),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 同本义

    一丝而累。——《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累寸不已。

    (4) 又如:危如累卵;累堆(累赘);累瓦结绳(比喻堆砌重复,多余无用的言词);累丸(叠积弹丸);累重(累积厚重);累茵(本指铺积茵、毯之类,以侍亲坐。后因称对已故父母的哀思为累茵之悲)

    (5) 拖累;使受害 。如:累害(拖累损害);累身(带累自身)

    (6) 牵连;妨碍 。如:累及(牵连到);带累;受牵累

    (7) 玷污

    赵王反形未露,逆谋未彰,今遽用兵伐之,恐伤先帝之爱,有累陛下之仁。——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薄产累尽。——《聊斋志异·促织》

    累汝至此者。——清· 袁枚《祭妹文》

    形容词

    (1) 连续;多次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2) (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倍赏累罚。——《韩非子·五蠹》

    (3) 又

    累世絜驾。

    (4) 又如:累七(七个七,即四十九天);累世之亲(世代都成姻亲);累旬(连续数十日);累减(依次递减);累宵(连夜);累捷(连续得胜);累战(连战,持续战)

    量词

    重量单位。如:累黍(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纵排,或横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累)

    lèi

    动词

    (1) 劳累;操劳 。如:乏累(疲劳);受累;受劳累;累心(劳心);累形(使身体劳累);累掯(麻烦;劳累);累死(形容极为疲惫);不怕苦,不怕累

    (2) 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嗦 。如:累坠(文字、语言繁赘);累缀(文字繁复,语言啰嗦)

    (3) 烦劳;托付 。如:累掯(麻烦劳累);累烦(麻烦)

    名词

    (1) 家庭负担 。如:累重(家累太重)

    (2) 忧患,祸害 。如:国累(国家之忧患)

    (3) 罪行;过失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世说新语》

    (4) 又如:罪累(罪过)

    (5) 指家眷 。如:家累(家眷)

    (6) 另见 léi;lěi

    英文翻译

    tired; implicate, involve; b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4 leoi5 l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ui5 [客英字典] lui5 [海陆丰腔] lui6 [宝安腔] lui3 | lui1 [沙头角腔] lui1 [陆丰腔] lui1 lui5 [梅县腔] lui5 [客语拼音字汇] kioi4 koi4 lui4 [梅县腔] l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lĭwelyex/lvee
    [du]
    部首: 423
    笔画: 12
    五笔: THGD
    五行:
    仓颉: LLJNK
    四角: 240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2) 同本义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3)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后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4) 引申为公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牍尾(文书的末端);牍书(官署文书)

    (6) 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如:书牍;尺牍

    (7) 书籍 。如: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

    英文翻译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