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宵达旦

lián xiāo dá dàn [ lian xiao da dan]
繁体 連宵達旦
注音 ㄌ一ㄢˊ ㄒ一ㄠ ㄉㄚˊ ㄉ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意思是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成语用法

连宵达旦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引证解释

⒈ 犹言通宵达旦。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閒,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清柳树芳《大水行》:“推倒阿香车数两,连宵达旦雨如注。”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回疆风俗记》:“有连宵达旦,醉而醒,醒而复醉者。”
亦作“连宵彻曙”。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七》:“下至无赖子弟,投琼赌采,连宵彻曙,及至父母病,教他坐侍一夜,瞌睡便驱不去。”

连宵达旦的网络释义

连宵达旦

  • 连宵达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 xiāo dá dàn,意思是犹言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 汉字详情

    lián [li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L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Q
    四角: 343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辵( 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7) 古州名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动词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介词

    (1) 自;从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形容词

    (1) 艰难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副词

    连续;多次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英文翻译

    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4

    宋本广韵

    xiāo [xiao]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IEF
    五行:
    仓颉: JF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2) 同本义

    宵,夜也。——《说文》

    宵中星。——《书·尧典》

    禁宵行者。——《周礼·司寤氏》

    甘暝太宵之长。——《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

    宵扈宵。——《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

    昼尔于茅,宵尔索宵。——《诗·豳风·七月》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今宵酒醒何处。——宋· 柳永《雨霖铃》

    (3) 又如:宵烟(指夜晚的烟雾);宵宿(住宿;住宿的地方);宵夕(晚上);宵中(夜里,晚上);宵分(半夜,深夜);宵行(夜间出行);宵征(宵行,夜行);宵朗(夜空晴朗)

    (4) 前半夜

    禁宵行者,夜游者。——《周礼·秋官》

    (5) 通“绡”。丝织品的一种

    姆纅笄宵衣。——《仪礼·士昏礼》

    (6) 又如:宵衣(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绡”)

    (7) 小吃、便餐、快餐 。如:夜宵

    形容词

    (1) 假借为“小”。小

    宵雅肆三。——《礼记·乐记》。注:“宵之言小也。”

    宵人之离外刑者。——《庄子·列御寇》。注:不由明坦之途者,谓之宵人。”

    毋桐好逸,毋迩宵人。——《汉书·武五子传》。颜注:“无好逸游之事,迩小人也。”

    (2) 又如:宵碎(小而细碎);宵民(小民。普通老百姓)

    英文翻译

    night, evening,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si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1 [东莞腔] siau1 [梅县腔] siau1 [客语拼音字汇] seu1 xiau1 [沙头角腔] siau1 [台湾四县腔] seu1 [海陆丰腔] siau1 [宝安腔] siau1 [陆丰腔] s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相邀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
    [da]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
    四角: 34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 同本义。泛指畅通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4) 到达,通到

    凉州之兵始达 咸阳。——《资治通鉴》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都护歌》

    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列子·汤问》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昏达曙,目不交睫。——《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小麦亩产达千斤;达济(渡水到达彼岸);达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6) 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都给事中舒化论 瑞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7) 又如:达者(通达事理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达臣(通达义理的臣子);达言(通达事理的言论);达见(洞晓事物的道理)

    (8) 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达心(心里明白通达);达生(能参透人生,了解性命的本质);达权(明白权宜的道理,能临急应变)

    (10) 荐举

    在位多所荐达。——《后汉书·黄香传》

    (11) 又如:达能(举荐有才能的人);达吏(向上举荐官吏)

    (12) 将意思表达出来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3) 又如:转达(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达旨(表达思想);达诚(表达诚挚之情);达善(表达善意);达信(传达消息);达知(通知;告知)

    形容词

    (1) 通行的;共同的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中庸》

    (2) 又如:达尊(天下人公认的尊贵事物);达孝(天下共认的最大孝道);达制(通行的制度)

    (3)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如:达节(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4) 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达遂(显达顺遂);达宦(职位显要的官吏);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名词

    (1) 〈方〉∶指父亲 。如:俺达

    (2) 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3) 各处 。如:达听(多方听闻)

    (4) 姓

    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达、达、达,泥浆直溅。——叶圣陶《寒假的一天》

    英文翻译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smooth, slippery

    方言集汇

    ◎ 粤语:daat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heh/theytʰiei
    dàn [dan]
    部首: 429
    笔画: 5
    五笔: JGF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AM
    四角: 6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像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 同本义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4) 早晨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5)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6) 天,日;某日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7)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8) 特指农历初一日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9)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英文翻译

    dawn; morning; day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3
    ◎ 客家话:[梅县腔] dan5 [宝安腔] dan5 [东莞腔] dan5 [陆丰腔] dan5 [客英字典] dan5 [台湾四县腔] dan5 dan3 [客语拼音字汇] dan3 dan4 [沙头角腔] dan5 [海陆丰腔] dan5 d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得按去聲開口一等tanh/tannt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