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

jìn tuì [ jin tui]
繁体 進退
注音 ㄐ一ㄣˋ ㄊㄨㄟ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进退 jìntuì

(1)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进退坐作之方。——· 苏轼《教战守》
进退维谷
advance and retreat

(2)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sense of propriety

词语解释

  1. 亦作“进逻”。前进与后退。

    《易·繫辞上》:“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韩康伯 注:“往復相推,迭进退也。” 孔颖达 疏:“万物之象皆有阴阳之爻,或从始而上进,或居终而倒退,以其往復相推,或渐变而顿化,故云进退之象也。”《宋书·乐志二》:“进退疾鹰鷂,龙战而豹起。” 宋 曾巩 《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到后来却是驰马射箭,再多学些便是摆阵,人穿了五彩衣服,扛了武器和旗帜,各自随方位调动,随金鼓声进退。”

  2. 举止行动。

    《后汉书·陈蕃传》:“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举动不可以违圣法,进退不可以离道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见上官,进退应对,无不颠倒。”《花城》1987年第5期:“ 刘富贵 在家一切进退,都是听他老婆这个‘枕边军师’的口令的。”

  3. 升降;任免。

    《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姦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羣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 宋 秦观 《主术策》:“非有政事之臣,则百官之进退,奈何而不乱也。”

  4. 出仕和退隐;去就。

    宋 王安石 《得孙正之诗因寄兼呈曾子固》诗:“未有诗书论进退,谩期身世托林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盖当时局縻烂,兵事掣肘,杀身无补忠孝,宜完留其身以有待,亦儒臣进退之义。”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临行的一封信》:“但我个人进退的事小,而政治作风的改革事大,后一点尤其值得政府的考虑。”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朋友们知道了我这个意思,也有表同感的,像 张志让 和 董维键 便曾经写信给我,愿意共同进退。”

  5. 录取与黜退。

    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礼部侍郎 高郢 始用经艺为进退。”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南院书籍》:“而进退人才,则又密封,稿中皆涂去姓名,防洩漏也。”

  6. 指录用与解雇。

    茅盾 《子夜》十五:“他又要求以后 屠维岳 进退工人,须先得他的同意。”

  7. 损益变化。

    《周礼·秋官·小司寇》:“冬祀司民,献民数於王。王拜受之,以图国用而进退之。” 郑玄 注:“进退,犹损益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封建以来,谁所制割,国有增减,星无进退,灾祥祸福,就中不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圣人以阴阳之消长,示人事之进退。”

  8. 引申为斟酌;权衡。

    清 冯桂芬 《致曾协揆公启》:“特遣 钱户部 鼎铭 齎呈属以 包胥 秦 庭之事,愿听执事《无衣》之赋,如不得命, 江 南亿万姓从此死无日矣,惟执事进退之。”

  9. 褒贬。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若言有进退,稍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 明 吕天成 《<曲品>自序》:“传奇侈盛,作者争衡,从无操柄而进退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汉书·古今人表>》:“ 孟坚 自视於 孔子 何如,乃於千百年之圣贤帝王,奋笔肆为进退,是亦不可以已乎!”

  10. 10.指挥;使之进退。

    《公羊传·襄公十九年》:“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 何休 注:“礼,兵不从中御外,临时制宜,当敌为师,唯义所在。” 徐彦 疏:“《司马法》云:閫外之事,将军裁之。故云:礼,用兵之道,不得国中制御于外也。凡为将军之法,必须临时制宜,谓专进退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令狐绹李德裕》:“先是诸宦者监军,各以意见指挥军事,将帅不得专进退。”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今之所以进退天下者,八股之文、八韵之诗,虽使 伊 、 吕 、 管 、 乐 操觚为之,必无以远过於 金 、 陈 、 章 、 罗 。”

  11. 11.犹豫。

    《易·巽》:“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象曰:进退,志疑也。” 王弼 注:“《巽》顺之志,进退疑惧。” 孔颖达 疏:“志疑者,欲从之则未明其令,欲不从则惧罪及己,志意怀疑,所以进退也。”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 展 细詰之,女进退而惭于言, 封 为略述梗概。”

  12. 12.应进而进;应退而退。泛指言语行动恰如其分。

    宋 王安石 《雨过偶书》诗:“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西游记》第五五回:“那怪道:‘ 孙悟空 ,你好不识进退!’”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金女士 :像 遂庵 这样晓得进退,聪明知趣的人,世界上有几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进逻”。

⒉ 前进与后退。

《易·繫辞上》:“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韩康伯注:“往復相推,迭进退也。”
孔颖达疏:“万物之象皆有阴阳之爻,或从始而上进,或居终而倒退,以其往復相推,或渐变而顿化,故云进退之象也。”
《宋书·乐志二》:“进退疾鹰鷂,龙战而豹起。”
宋曾巩《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
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到后来却是驰马射箭,再多学些便是摆阵,人穿了五彩衣服,扛了武器和旗帜,各自随方位调动,随金鼓声进退。”

⒊ 举止行动。

《后汉书·陈蕃传》:“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举动不可以违圣法,进退不可以离道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见上官,进退应对,无不颠倒。”
《花城》1987年第5期:“刘富贵在家一切进退,都是听他老婆这个‘枕边军师’的口令的。”

⒋ 升降;任免。

《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姦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羣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
宋秦观《主术策》:“非有政事之臣,则百官之进退,奈何而不乱也。”

⒌ 出仕和退隐;去就。

宋王安石《得孙正之诗因寄兼呈曾子固》诗:“未有诗书论进退,谩期身世托林泉。”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盖当时局縻烂,兵事掣肘,杀身无补忠孝,宜完留其身以有待,亦儒臣进退之义。”
邹韬奋《抗战以来临行的一封信》:“但我个人进退的事小,而政治作风的改革事大,后一点尤其值得政府的考虑。”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一:“朋友们知道了我这个意思,也有表同感的,像张志让和董维键便曾经写信给我,愿意共同进退。”

⒍ 录取与黜退。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院书籍》:“而进退人才,则又密封,稿中皆涂去姓名,防洩漏也。”

⒎ 指录用与解雇。

茅盾《子夜》十五:“他又要求以后屠维岳进退工人,须先得他的同意。”

⒏ 损益变化。

《周礼·秋官·小司寇》:“冬祀司民,献民数於王。王拜受之,以图国用而进退之。”
郑玄注:“进退,犹损益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封建以来,谁所制割,国有增减,星无进退,灾祥祸福,就中不差。”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圣人以阴阳之消长,示人事之进退。”

⒐ 引申为斟酌;权衡。

清冯桂芬《致曾协揆公启》:“特遣钱户部鼎铭齎呈属以包胥秦庭之事,愿听执事《无衣》之赋,如不得命, 江南亿万姓从此死无日矣,惟执事进退之。”

⒑ 褒贬。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若言有进退,稍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
明吕天成《<曲品>自序》:“传奇侈盛,作者争衡,从无操柄而进退之。”
清叶廷琯《吹网录·<汉书·古今人表>》:“孟坚自视於孔子何如,乃於千百年之圣贤帝王,奋笔肆为进退,是亦不可以已乎!”

⒒ 指挥;使之进退。

《公羊传·襄公十九年》:“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
何休注:“礼,兵不从中御外,临时制宜,当敌为师,唯义所在。”
徐彦疏:“《司马法》云:閫外之事,将军裁之。故云:礼,用兵之道,不得国中制御于外也。凡为将军之法,必须临时制宜,谓专进退也。”
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令狐绹李德裕》:“先是诸宦者监军,各以意见指挥军事,将帅不得专进退。”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今之所以进退天下者,八股之文、八韵之诗,虽使伊、吕、管、乐操觚为之,必无以远过於金、陈、章、罗。”

⒓ 犹豫。

《易·巽》:“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象曰:进退,志疑也。”
王弼注:“《巽》顺之志,进退疑惧。”
孔颖达疏:“志疑者,欲从之则未明其令,欲不从则惧罪及己,志意怀疑,所以进退也。”
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展细詰之,女进退而惭于言, 封为略述梗概。”

⒔ 应进而进;应退而退。泛指言语行动恰如其分。

宋王安石《雨过偶书》诗:“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西游记》第五五回:“那怪道:‘ 孙悟空,你好不识进退!’”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金女士 :像遂庵这样晓得进退,聪明知趣的人,世界上有几个?”

进退的国语词典

前进或后退。

如:「进退不得」。

进退的网络释义

进退 (词语)

  • 进退:进,前进;退;后退;合起来,进退意思是:知道取舍,做事知道是进行还是后退,要明确的所在的处境,明得失,做选择,知进退。
  • 进退造句

    这边不满意,那边有意见,弄得我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了。
    他现在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瞬间,由于她进退两难的复杂处境,她完全沮丧了。
    小孩子说话不知进退,让您见笑了。
    繁重的学业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让我进退维谷。
    登山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雨,这真让我们进退两难。
    是帮他,还是不帮他,我真进退维谷。
    我已经好几次暗示他离开,但他仍然坐在那儿,这种不知进退的人真讨厌。
    我现在的处境犹如陷入泥淖中,进退维谷,非常狼狈。
    他被敌人逼到了悬崖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夹在妻子和母亲中间,他常是进退维谷,痛苦不堪。
    主人热情地再三劝酒,她喝也不好,不喝也不好,进退两难。
    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我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我站在那里,到底走哪条路呢?我进退两难。
    我站在那里,到底走哪条道呢?我进退两难。
    在我自己的思想上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
    夹在长官与老师之间,他可真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我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不知该去还是该留。
    由于缺乏可靠的论据,他在论证那个学术问题时便显得力不从心,进退失据了。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进退履绳,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栽培。

    汉字详情

    jìn [ji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J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T
    四角: 353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跟“出”相对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11) 推荐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12)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13) 登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14) 上朝 。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15) 饮 。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16) 规劝 。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17) 倒;送上 (客气话) 。如:进酒;进酌(斟酒)

    (18) 促进,增强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19)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20) 推崇,赞扬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 董、 贾独抑之, 相如独进之。—— 明· 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21) 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 。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22)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 。如:进修;进取

    (23) 晋升 。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 。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25) 通“尽”。终止;竭尽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名词

    (1) 钱财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2)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3) 收入 。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量词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 严如煜《苗防备览》

    英文翻译

    advance, make progress, e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宋本广韵

    tuì [tu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VEPI
    五行:
    仓颉: YAV
    四角: 37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 chì),小步。攵( 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2) 同本义

    退,卻也。——《说文》

    宾三退负序。——《仪礼·聘礼》

    主人少退。——《仪礼·乡射礼》

    待坐则必先退席。——《礼记·玉藻》

    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孙子·谋政》

    暑为之退。——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攻一时敌退。——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乃纷退。

    (3) 又如: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后退,回缩);退生(后退以求生);退厅(退堂。旧指官吏问案完毕,退出公堂);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退殿(君王视朝完毕而退出殿堂);退出战斗;退罢(退兵罢 战);退散(后退溃散;撤退疏散);退军(撤退军队)

    (4) 退却;打退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

    (5) 又如:退敌(打退敌军);退败(退却失败);退远(斥退疏远);退阵(临阵脱逃);退送(把作祟的鬼神驱退送走);退负(败退);退鬼(驱鬼);退舍(退却;退避)

    (6) 引申为减退;下降

    以图国用,而进退之。——《周礼·小司寇》。注:“犹损益也。”

    退食自公。——《诗·召风·羔羊》

    (7) 又如:退财白虎(使人家消耗钱财,由富变穷的凶神);退色;退烧;退潮;退率(几个相关数递减的比率);退责(减免债务);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退味(兴致减退)

    (8) 退还 。如:退钱;退款;退婚;退斋(退归斋戒);退税(退还多征的税款);退过(收回);退账(还账;抵债);退卒(退伍的兵士)

    (9) 辞去官职;退隐

    夫子践位而退。——《国语·楚语》

    退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数记》

    (10) 又如:退听谢事(放弃权力,摆脱事务);退休(辞官家居);退老(退休养老);退征(辞退官职);退食(臣子退朝后在家就食休息);退黜(废免;罢退;退落);退隐(辞官隐居;后退隐没);退废(黜退不用);退闲(退职闲居)

    (11) 离去,退出

    朝廷曰退,燕游曰归。——《礼记·少仪》

    (12) 又如:退值(下班);退伍(军人服兵役年期届满退出队伍);退席(离开座位);退朝(古代帝王或诸侯每天早上在朝廷会见大臣商讨大事,退朝就是散会后退出朝廷);退院(僧人脱离寺院);退迹(退归;退居);退相(退居的宰相)

    (13) 谦让

    毅撝退辞谢。—— 唐· 李朝威《柳毅传》

    (14) 又如:退让(谦逊;礼让);退听(退让顺从);退静(退让静默。不谋进用);退逊(退让;谦逊);退损(退让谦抑);退淡(退素。谦退淡泊);退恕(退让;退避)

    (15) 懦弱,畏缩 。如:退懦(畏缩懦弱);退挠(退缩;退败);退惰(退缩怠惰);退屈(退缩屈服);退怯(畏缩,不敢向前)

    (16) 除下,脱落 。如:退磨(擦洗);退笔(指掉了毛的秃笔);退犀(自动退脱的犀牛角);退萎(衰退萎靡)

    (17) 改悔

    虽欲有退,众将责焉。——《国语·晋语二》

    (18) 脱去

    解下腰上的宽皮带,退下鞋子,盘腿坐在炕桌前边。——于敏《头一天》

    (19) 返回,归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退而思其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敬亭退而凝神。——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名词

    天文学上称天体自东向西运行为“退”

    交道每月退一度余,凡二百四十九交而一期。——宋· 沈括《梦溪笔谈》

    英文翻译

    step back, retreat, with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teo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i5 [宝安腔] tui5 [海陆丰腔] tui5 [客语拼音字汇] tui4 [梅县腔] toi5 tui5 [台湾四县腔] tui5 [客英字典] tui5 [陆丰腔] tui5 [东莞腔] tui5
    ◎ 潮州话:t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退他内去聲合口一等thuaih/thuoytʰ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