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

fǎn huán [fan huan]
繁体 返還
注音 ㄈㄢˇ ㄏㄨㄢ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返还 fǎnhuán

(1) 返回;退还

返还成本
return

词语解释

  1. 退还,归还。

    《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为此各镇所餽,一概返还,单单收这一个美人。”

  2. 回复。

    郭沫若 《沸羹集·我如果再是青年》:“但老者必须向童年返还,足见人人所景仰的还是自己的青春。”

引证解释

⒈ 退还,归还。

《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为此各镇所餽,一概返还,单单收这一个美人。”

⒉ 回复。

郭沫若《沸羹集·我如果再是青年》:“但老者必须向童年返还,足见人人所景仰的还是自己的青春。”

返还的网络释义

返还

  • 总括
  • “返还”两个字最早出现于何年何月已经无可考究,但所谓“返还”就像返还网站那样,人们通过网络购物得到返还现金的意思。然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大概就是05年以来了,
  • 于是便也有了许多返还网站,便有了‘返还行业’,也便更加确立了‘返还模式’的影响。
  • 概念
  • 是指导购商将商家的利润最低化,消费者经过导购商去第三方商家消费,第三家商家给导购商一定的
  • 利润提成,而返还站导购商则再把这部分提成的一部分直接返给消费者。
  • 返还造句

    而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研究认为,只要采取基数比例的方式返还税款,将不会影响农机化生产,如果固定返还比例还将促进农机化的普及。
    为此,公司将吕先生告上法院,要求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聘用合同》无效,吕先生返还工资、垫支款及赔偿损失等。
    并向考生提供全部考试费返还或参加另日补考的选择,同时要求考点在宣布暂停考试后立即为考生办理退费。
    而更多的乱象则在不该查封的查封了、不该扣押的扣押了、不该冻结的冻结了、应该妥善保管的被挪用了、应该及时返还的被长期拖延,凡此等等。
    为提高轨道电路一次调整的能力,提出改变轨道继电器返还系数的方法。
    摩根大通银行发言人证实,该银行的确持有这笔钱,由于调查正在进行,目前无意返还资金。
    借一双自己的眼睛给读者,让他们用这双眼睛观察世界,等他们返还你的时候,你就有了无数双眼睛看到的世界。
    对于原告要求被告返还黄金戒指,本院认为该黄金戒指可视为原告为缔结婚姻对被告的赠予,不予返还。
    任何时候如果你取消,那么我们将返还所有存款结余。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对被扣押、冻洁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没收,上缴国库”。
    依本章规定行使撤销权的,受赠人负返还动产的义务。
    为调动纸农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购销,政府采取奖售、利润返还和降低税率的措施。
    即使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也通常不会替孩子支出费用,而是要给家里写借条,要求毕业后返还。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近日,老伴韩某忍着丧偶之痛,以返还原物纠纷为由将郭某和苗某诉至通州法院。
    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
    联合国反贪大会制定了返还非法资产的原则,但是实际操作程序却很困难。
    六一儿童节到了,童心苏醒了,烦恼都跑了;童趣返还了,欢乐全来了;童颜笑脸迎,忧愁抛却了。祝儿童节快乐无比、幸福甜蜜。
    杨满军四处借钱给人退赃,没有卖的东西也原物返还,大家都想这样算了,毕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学,原谅了他,给了他保住学业的机会。

    汉字详情

    fǎn [f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RCPI
    五行:
    仓颉: YHE
    四角: 32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反声。字本作“反”。本义:回归,返回)

    (2) 同本义

    返,还也。——《说文》

    返,归也。——《广雅》

    祖伊返。——《书·西伯勘黎》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返字本作“反”

    福禄来反。——《诗·周颂·执竞》

    而反其侵地。——《国语·齐语》

    (3) 又如:返命(办完事情后,回来复命);返书(回信);返棹(船只返回)

    (4) 归还

    其子长而返其璧。——《吕氏春秋·观表》

    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搜神记》

    (5) 又如:返璧(送还别人馈赠的礼品);返金(退钱,还钱)

    (6) 更换

    返瑟而弦。——《吕氏春秋·慎人》

    (7) 又如:返瑟而弦(换瑟而弹奏);返嘴(反口,改口);返易(倒换,掉换)

    (8) 通“反”。违反 。如:返倒(违逆,抗拒)

    英文翻译

    return, revert to,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1 fa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3 [宝安腔]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3 [客英字典] fan3 [梅县腔] fan3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fan3
    ◎ 潮州话:何冤2(反),huang2 (húang)[潮州]huêng2 (hú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遠元合上聲合口三等pyanx/pvaanpĭwɐn
    huán,hái [huan,hai]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GIPI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MF
    四角: 31309

    详细解释

    hái

    副词

    (1) ——表示某些语气,有时兼有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还”表示的语气大体上可以分成平、扬、抑三类

    (2) 表示平的语气,不含轻重抑扬的意思

    (3)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况不变,跟“仍旧、依然”相当

    白头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取酒还独倾。——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樽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又如:还在原位;我的脚还痛

    (5) 跟“虽然、尽管”等连用,表示行为状况不因别的条件改变而改变。如:虽然已经宣布散会,人们还在继续争论(表示行为重复,有“重新、再”的意思。如:京剧团明天还演一场)

    (6) 表示扬的语气,把事情往大里、高里、重里说

    (7) 更加 。如: 二勇比他哥哥大勇还壮

    (8) 表示项目、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如:除了他们三个以外,小组里还有我

    (9) 不但(不仅,不光)…还… 。如:小伙子不仅会开拖拉机,还会修理电器

    (10) 表示抑的语气,把事情往小里、低里、轻里说

    (11) 表示勉强过得去 。如:这根绳子还较结实;还算不错,电话最后打通了

    (12) 表示数量小,时间不到,等等 。如:人还太少,编不成队

    (13) 还…就… 。如:还不过五点钟,他就已经起床了

    (14) 还+没(不到)…就… 。如:我还没说话,他就说“知道了”

    (15) 尚且 。如:小车还通不过,更别提大车了

    (16) 表示感情为主,意思有的可以用前面三项来解释,但那是次要的

    (17) 表示超出预料,有赞叹的语气 。如:下这么大雨,没想到你还真准时到了

    (18) 表示应该怎样而不怎样,名不副实,有责备或讥讽的语气 。如:亏你还是大哥哥呢,也不让着点妹妹!

    (19) 用于反问 。如:都十二点了,你还说早!

    (20) 另见 huán

    huán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ó,表示与行走有关),瞏( huán)声。本义:返回)

    (2) 同本义

    还,復也。——《说文》

    还,返也。——《尔雅·释言》

    还而不入。——《诗·小雅·何人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资治通鉴》

    既罢,还内。

    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便要还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自南海还。——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还首(自动回来请罪);还云(飘回的云朵;指回信);还函(回信);还转(回转,返回);还复(返回)

    (4) 回头;回顾

    羽还叱之。——《汉书·项籍传》

    视无还。——《国语·周语》

    (5) 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

    (6) 通“环”。环绕

    左还授师。——《礼记·内则》

    还辟再拜稽首。——《礼记·曲礼》

    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注:“还,转也。”

    引车右还。——《楚辞·招魂》

    道还公宫。——《左传·哀公三年》

    诸侯之师,还郑而来。——《左传·襄公十年》

    还庐树桑,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三人还射。——《史记·李将军传》

    还柱而走。——《战国策·燕策》

    方还柱走。

    以地还之也。——《公羊传·庄公十年》

    水潦所还,埒丘。——《尔雅·释丘》

    (7) 又如:还绕(环绕);还会(交互缠绕的样子);还旋(环绕)

    (8) 恢复;还原

    吏以过误罢者还其职。——《明史·太祖本纪》

    (9) 又如:还惺(歇息一会而恢复精力);还质(恢复丽质);还睦(恢复和睦);还童(恢复青春);还级(恢复到原等级)

    (10) 来,到来

    舜禹还至,王业还起。——《荀子·王霸》

    (11) 又如:春还(春天到来;春天来了);时还(时来运转)

    (12) 交还;归还

    当奉还土地民人。——《三国志·吴主传》

    还矢先王。——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率夺还之。——《明史》

    (13) 又如:还璧(归还玉璧;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还珠(物归原地与原主);还归(归还)

    (14) 偿还;交付

    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

    (15) 又如:还付(归还交付);还偿(偿还);还款(归还所欠的债款或偿付所欠的贷款);还直(偿还价值)

    (16) 回报;回击 。如:还报(还手,报复;报应;报答);还兵(用兵器还击);还骂(挨骂者回骂对方)

    (17) 后退

    主人答拜还。——《仪礼·乡饮酒礼》

    (18) 又如:还走(返身后退而走);还流(回流;回旋或倒流之水)

    (19) 罢歇;止息 。如:雨还(雨止);流弊不还(流弊不止息)

    (20) 包;保证 。如:还你名实兼收(包你名利双收);还有雨下(保证有雨下)

    (21) 通“营”

    (22) 经营;谋画

    内则大夫自还而不尽忠,外则诸侯连朋合舆。——《管子·山至数》

    (23) 又如:还秩(谋求私利);还私(谋私)

    (24) 惑乱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荀子·成相》

    周环中规,折还中矩。——《礼记·玉藻》

    (25) 又如:还主(惑乱君主)

    副词

    (1) 仍然;重复

    子孙日以长,世世还复然。——柳宗元《田家》

    (2) 反而

    譬画虎不成,还为狗者也。——《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3) 通“旋( xuán)”。迅速

    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管子·任法》

    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吕氏春秋·爱士》

    鬼魅不能自还兮,半长途而下颠。——《汉书·扬雄传上》

    (4) 另见 hái

    英文翻译

    still, yet, also, besides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