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yùn chóu wéi wò,jué shèng qiān lǐ [yun chou wei wo,jue sheng qian li]

词语释义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ùn chóu wéi wò,jué shèng qiān lǐ,意思是拟定作战策略,获取战斗的胜利。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成语用法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汉字详情

yùn [yu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C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MMI
四角: 31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辵( 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2) 同本义

運,移徙也。——《说文》

日、月运行。——《易·系辞》

日运为躔,月运为逡。——《方言》。注:“犹行也。”

是鸟也,海运。——《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运衡(指运转的玉衡星);运玑(谓运转测天之器。玑,璇玑);运斡(运转);运掌(放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极为轻易的事情)

(4) 搬运;运输

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

运,转也。——《广雅》

三卜之运也。——《公羊传·定公十五年》

将运舟而下浮兮。——《楚辞·九章·哀郢》

浑元运物。——班固《幽通赋》

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建兴)九年, 亮复出 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三国魏· 嵇康《嵇中散集》

运一大石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运行李;运兵;运粮;运漕(由水路运粮);运船(载运物资的船只)

(6) 运用

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嵇康《嵇中散集》

(7) 又如:运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运智(运用智慧计谋);运谋(运用谋略)

(8) 挥动 。如:运斤(挥动斧头砍削)

(9) 运筹 。如:运算(运筹计算);运帷(运筹帷幄)

(10) 行驶 。如:运舟(行船)

(11) 玩弄,拨弄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履,问之蚤莫,虽请退可也。——《礼记》

名词

(1) 运气,命运

运穷福艾。——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运隆祚永(国运隆盛兴旺,帝统传世久远);运乖时蹇(运气很不好);运合中兴(气数到了复兴的时候);好运;走运

(3) 地之南北距离曰运

勾践之地,…广运百里。——《国语》

(4) 春秋莒邑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五十里。也作“郓”

(5) 日月周围的光圈

画隨灰而月运朔。——《淮南子·览冥》

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大卜》

(6) 姓

形容词

(1) 远

帝德广运。——《书·大禹谟》

(2) 纵,竖

翼大七尺,目大运寸。——《庄子》

(3) 浑浊

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管子·水地》

(4) 眩晕。通“晕”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灵枢经》

(5) 又如:运眩(眼花)

英文翻译

run; simplified form of 運 luck, fortune; ship, trans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6

宋本广韵

chóu [chou]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DTF
五行:
吉凶:
仓颉: HQKI
四角: 883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2)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筹,壶矢也。——《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

筹室中五扶。——《礼记·投壶》。注:“矢也。”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

(3) 签筹;算筹 。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的物品的凭证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竹筹;筹马(古时投壶计数的用具)

动词

(1) 算计

运筹帷幄之中。——《史记·高祖纪》

(2) 又如:筹设(计划设置);筹计(盘算);筹昏(谓无法算计)

(3) 策划

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统筹(统一筹划);筹运(制定策略;谋划。犹运筹);筹历(推算历法)

(5) 筹措。谋划措办;设法筹集 。如:筹度(谋划;计划);筹借(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量词

条,个,位。用以指人的多少

背后只见赶上三筹好汉,也将杀来。——《水浒传》

英文翻译

chip, tally, token; raise mone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

wéi [wei]
部首: 318
笔画: 11
五笔: MH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LBOG
四角: 4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隹( zhuī)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

帷,在旁曰帷。——《说文》

车帷裳。——《诗·卫风·氓》

蒲蒻蔺席帐帷幢。——《急就篇》

在旁曰帷,在上曰幕。——《说文通训定声》

即将女出帷中。——《史记·滑稽列传》

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揽辔褰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帷薄(帐幔叫帷,竹簾叫薄。可供分隔内外之用);帷盖(车上的帷幕和顶盖);帷堂(丧礼所用的帷幕。设在堂上,以分隔内外);帷帏(犹帷幄。借指君主);帷幌(室内的帷幔)

动词

(1) 用幕布遮挡

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新书·连语》

(2) 又如:帷房(张帷的房屋)

英文翻译

tent; curtain, sc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i2 [海陆丰腔] wui2 [客语拼音字汇] vui2 [台湾四县腔] wi2 [宝安腔] wui2 [陆丰腔] w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洧悲脂B合平聲合口三等脂Bwiyi/hwy
[wo]
部首: 318
笔画: 12
五笔: MHNF
五行:
仓颉: LBSMG
四角: 47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屋声。本义:形如房屋的大帐幕)

(2) 同本义

幄,幕也。——《小尔雅·广服》

子我在幄。——《左传·哀公十四年》

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左传·昭公十三年》。注:“幄幕,军旅之帐。”

(3) 又如:幄殿(古代无子外游时用布幔临时张设的宫殿);幄幕(帐幕);幄次(古代帝王休憩或祀神用的帷帐);幄帐(帷幄)

(4) 帷帐 。如:幄坐(垂帐的帝、后座位);幄卧(卧于帐帷之内);幄茵(幄席,帷帐和茵褥)

英文翻译

tent; mosquito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a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ok7 [宝安腔] wok7 [梅县腔] wok7 [海陆丰腔] wok7 [台湾四县腔] w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角入聲開口二等qruk/eokʔɔk
jué [jue]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N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DK
四角: 3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夬( 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 同本义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史记·河渠书》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决,行流也。——《说文》

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说文通训定声》

予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决之东方而东流。——《孟子》

治水有决河深川。——《汉书·沟洫志》

决水而灌之。——《韩非子·初见秦》

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史记·秦始皇纪赞》

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决渎于殷周之世。

买庸而决窦。

(3) 又如:决江(掘开江边堤岸放水);决汩(疏通,疏导。开凿水流,使能通畅);决子军(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决泄(除去壅塞,排除积水)

(4) 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则决雎澨。——《左传·成公十五年》

孝文时, 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河水决 濮阳,泛十六郡。——《汉书·武帝纪》

贲星坠而勃海决。——《淮南子·天文》。注:“溢也。”

黄河西来决仑。—— 李白《公无渡河》

(5) 又如:决水(河水决口);决溢,决泆(河堤溃破、水流泛滥);决溃(堤防被水冲破)

(6) 断裂,折断

决指而身死。——《淮南子·说山》。注:“伤也。”

濡肉齿决。——《礼记·曲礼》。注:“犹断也。”

(7) 又如:决眥(眼眶裂开;张眼瞪视);决羽(折断羽翼);决坼(裂开,张开);决浮云(截断浮云,形容剑的威力)

(8) 离别,同“诀”

与我决于传舍中。——《史记·外戚世家》。索隐:“别也。”

与武决去。——《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侯生决。——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决去(辞别离去);决别(诀别);决舍(弃舍,离弃)

(10) 决断,决定

是天下之大决也。——《荀子·仲尼》。注:“谓决断之大也。”

孔子不能决也。——《列子·汤问》

吾计已决矣。——汉· 刘向《列女传》

吾计决矣。——《资治通鉴》

决人死生。——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决平(公平决断讼狱);决正(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12) 判决

审决狱。——《淮南子·时则》

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一二人立决。

中有立决者。

法应立决。

(13) 又如:决狱(审理判决案件);决囚(判决死刑);决杖(处以杖刑);决配(判处流放);决滞(判决积压的案件);决宪(作出惩处的决定;定罪);决知(审知辨识);决理(审理判决)

(14) 处死犯人

每岁大决。——方苞《狱中杂记》

(15) 又如:决不待时(处决重刑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以执行死刑);决囚(执行死刑);决刑(执行死刑);决期(处决死囚的日期)

(16) 较量,分胜负

办之者诚决。——《资治通鉴》

与孟德决之。

(17) 又如:决胜;决斗

(18) 毁坏,破坏 。如:决张(劈开帐幕);决撒(败露;坏事)

(19) 选,挑,同“抉” 。如:决剔(挑剔);决善(即择善而从);决机(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

(20) 责打 。如:决放(杖责后释放);决尸(鞭打尸体);决杀(打杀);决责(杖责);决罚(杖责的刑罚)

(21) 溃破 。如:决疣溃痈(脓疮溃破);决溃(溃烂流脓)

(22) 竭,尽 。如:决力(竭力);决命(拼死尽力);决竭(干涸)

副词

(1) 一定,必定

决负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敢也决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事有决无可疑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决非天运。

(2) 又如:决然(一定)

(3) 无论如何 。如:我决不会妨碍他

英文翻译

decide, determine, j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宝安腔] g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giet7
◎ 潮州话:guag4 (kuak) 「潮州」guêg4 (kuek 旧时:ku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穴屑合入聲合口四等kiwetkuet
shèng,shēng [sheng,sheng]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T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HQM
四角: 75210

详细解释

shèng

动词

(1) (形声。从力,朕( 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 同本义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4) 战胜,打败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宋· 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 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6) 胜过;超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 欧洲。——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8)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9) 克制;制服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10)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11) 通“升”。上升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名词

(1) 特指名胜古迹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胜迹

(3) 通“升”。容积单位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4) 古代妇女首饰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5) 又如:蓬发戴胜

(6) 姓

形容词

(1) 胜利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3) 非常美好;美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 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4)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副词

尽;完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s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victory; excel, be better th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engsieŋ
qiān [qian]
部首: 223
笔画: 3
五笔: 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
四角: 204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
[li]
部首: 708
笔画: 7
五笔: J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动词

(1) 居住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形容词

通“悝”。忧伤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语尾助词词

同“哩”

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陆丰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i3 [宝安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li3 [台湾四县腔] li1 li3 [梅县腔]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