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决策

yùn chóu jué cè [ yun chou jue ce]
繁体 運籌決策
注音 ㄩㄣˋ ㄔㄡˊ ㄐㄩㄝˊ ㄘㄜ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

成语用法

运筹决策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引证解释

⒈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三国演义》第四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清魏源《圣武记》卷二:“若非朕运筹决策,力飭水师取岳州 ……则疆宇几不可问。”
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歷练而审机宜。”

运筹决策的网络释义

运筹决策

  • 运筹决策是一个成语。
  • 运筹决策造句

    在大量的数据与信息中,蕴藏着企业运作的利弊得失,若能够对这种海量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深入分析和处理,就能从中找出规律和模式,获取所需知识,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企业运筹决策。
    这是描述古代战争双方决策者,在远离战场千里之外的后方,施谋用计、运筹决策,对战争胜负施加间接却有重要影响的情形。
    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
    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运筹决策似范陈,身丧中原栋梁倾。
    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汉字详情

    yùn [yu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C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MMI
    四角: 31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辵( 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2) 同本义

    運,移徙也。——《说文》

    日、月运行。——《易·系辞》

    日运为躔,月运为逡。——《方言》。注:“犹行也。”

    是鸟也,海运。——《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运衡(指运转的玉衡星);运玑(谓运转测天之器。玑,璇玑);运斡(运转);运掌(放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极为轻易的事情)

    (4) 搬运;运输

    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

    运,转也。——《广雅》

    三卜之运也。——《公羊传·定公十五年》

    将运舟而下浮兮。——《楚辞·九章·哀郢》

    浑元运物。——班固《幽通赋》

    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建兴)九年, 亮复出 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三国魏· 嵇康《嵇中散集》

    运一大石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运行李;运兵;运粮;运漕(由水路运粮);运船(载运物资的船只)

    (6) 运用

    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嵇康《嵇中散集》

    (7) 又如:运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运智(运用智慧计谋);运谋(运用谋略)

    (8) 挥动 。如:运斤(挥动斧头砍削)

    (9) 运筹 。如:运算(运筹计算);运帷(运筹帷幄)

    (10) 行驶 。如:运舟(行船)

    (11) 玩弄,拨弄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履,问之蚤莫,虽请退可也。——《礼记》

    名词

    (1) 运气,命运

    运穷福艾。——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运隆祚永(国运隆盛兴旺,帝统传世久远);运乖时蹇(运气很不好);运合中兴(气数到了复兴的时候);好运;走运

    (3) 地之南北距离曰运

    勾践之地,…广运百里。——《国语》

    (4) 春秋莒邑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五十里。也作“郓”

    (5) 日月周围的光圈

    画隨灰而月运朔。——《淮南子·览冥》

    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大卜》

    (6) 姓

    形容词

    (1) 远

    帝德广运。——《书·大禹谟》

    (2) 纵,竖

    翼大七尺,目大运寸。——《庄子》

    (3) 浑浊

    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管子·水地》

    (4) 眩晕。通“晕”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灵枢经》

    (5) 又如:运眩(眼花)

    英文翻译

    run; simplified form of 運 luck, fortune; ship, trans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6

    宋本广韵

    chóu [chou]
    部首: 624
    笔画: 13
    五笔: TDTF
    五行:
    吉凶:
    仓颉: HQKI
    四角: 883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2)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筹,壶矢也。——《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

    筹室中五扶。——《礼记·投壶》。注:“矢也。”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

    (3) 签筹;算筹 。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的物品的凭证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竹筹;筹马(古时投壶计数的用具)

    动词

    (1) 算计

    运筹帷幄之中。——《史记·高祖纪》

    (2) 又如:筹设(计划设置);筹计(盘算);筹昏(谓无法算计)

    (3) 策划

    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统筹(统一筹划);筹运(制定策略;谋划。犹运筹);筹历(推算历法)

    (5) 筹措。谋划措办;设法筹集 。如:筹度(谋划;计划);筹借(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量词

    条,个,位。用以指人的多少

    背后只见赶上三筹好汉,也将杀来。——《水浒传》

    英文翻译

    chip, tally, token; raise mone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宋本广韵

    jué [jue]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N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DK
    四角: 3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夬( 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 同本义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史记·河渠书》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决,行流也。——《说文》

    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说文通训定声》

    予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决之东方而东流。——《孟子》

    治水有决河深川。——《汉书·沟洫志》

    决水而灌之。——《韩非子·初见秦》

    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史记·秦始皇纪赞》

    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决渎于殷周之世。

    买庸而决窦。

    (3) 又如:决江(掘开江边堤岸放水);决汩(疏通,疏导。开凿水流,使能通畅);决子军(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决泄(除去壅塞,排除积水)

    (4) 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则决雎澨。——《左传·成公十五年》

    孝文时, 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河水决 濮阳,泛十六郡。——《汉书·武帝纪》

    贲星坠而勃海决。——《淮南子·天文》。注:“溢也。”

    黄河西来决仑。—— 李白《公无渡河》

    (5) 又如:决水(河水决口);决溢,决泆(河堤溃破、水流泛滥);决溃(堤防被水冲破)

    (6) 断裂,折断

    决指而身死。——《淮南子·说山》。注:“伤也。”

    濡肉齿决。——《礼记·曲礼》。注:“犹断也。”

    (7) 又如:决眥(眼眶裂开;张眼瞪视);决羽(折断羽翼);决坼(裂开,张开);决浮云(截断浮云,形容剑的威力)

    (8) 离别,同“诀”

    与我决于传舍中。——《史记·外戚世家》。索隐:“别也。”

    与武决去。——《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侯生决。——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决去(辞别离去);决别(诀别);决舍(弃舍,离弃)

    (10) 决断,决定

    是天下之大决也。——《荀子·仲尼》。注:“谓决断之大也。”

    孔子不能决也。——《列子·汤问》

    吾计已决矣。——汉· 刘向《列女传》

    吾计决矣。——《资治通鉴》

    决人死生。——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决平(公平决断讼狱);决正(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12) 判决

    审决狱。——《淮南子·时则》

    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一二人立决。

    中有立决者。

    法应立决。

    (13) 又如:决狱(审理判决案件);决囚(判决死刑);决杖(处以杖刑);决配(判处流放);决滞(判决积压的案件);决宪(作出惩处的决定;定罪);决知(审知辨识);决理(审理判决)

    (14) 处死犯人

    每岁大决。——方苞《狱中杂记》

    (15) 又如:决不待时(处决重刑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以执行死刑);决囚(执行死刑);决刑(执行死刑);决期(处决死囚的日期)

    (16) 较量,分胜负

    办之者诚决。——《资治通鉴》

    与孟德决之。

    (17) 又如:决胜;决斗

    (18) 毁坏,破坏 。如:决张(劈开帐幕);决撒(败露;坏事)

    (19) 选,挑,同“抉” 。如:决剔(挑剔);决善(即择善而从);决机(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

    (20) 责打 。如:决放(杖责后释放);决尸(鞭打尸体);决杀(打杀);决责(杖责);决罚(杖责的刑罚)

    (21) 溃破 。如:决疣溃痈(脓疮溃破);决溃(溃烂流脓)

    (22) 竭,尽 。如:决力(竭力);决命(拼死尽力);决竭(干涸)

    副词

    (1) 一定,必定

    决负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敢也决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事有决无可疑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决非天运。

    (2) 又如:决然(一定)

    (3) 无论如何 。如:我决不会妨碍他

    英文翻译

    decide, determine, j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宝安腔] g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giet7
    ◎ 潮州话:guag4 (kuak) 「潮州」guêg4 (kuek 旧时:ku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穴屑合入聲合口四等kiwetkuet
    [ce]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GM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B
    四角: 889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朿( )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4) 策略;计谋

    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汉· 贾谊《过秦论》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6)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

    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

    (7)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8)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9)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

    (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治安策》——汉· 贾谊

    《教战守策》——宋· 苏轼

    (11)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

    (12)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13)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

    (14) 卜筮用的蓍草

    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

    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

    动词

    (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

    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 晁错《论贵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

    (3) 督促;使进步 。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

    (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

    (6) 谋划;策划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

    (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英文翻译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g5 ced5 [台湾四县腔] cet7 cak7 [客英字典] cet7 cak7 [海陆丰腔] cet7 cak7 [梅县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陆丰腔] cet7 [宝安腔] cak7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chrek/chaekʧʰæ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