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

yíng qǔ [ying qu]
注音 一ㄥˊ ㄑㄨˇ

词语释义

迎娶 yíngqǔ

(1) 娶妻。男到女家接新娘

那日已是迎娶日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曲曲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红楼梦》
send a party to escort the bride to the groom's house

引证解释

⒈ 男方至女家接新妇完婚。

《元典章·户部四·婚姻》:“却令本人迎娶胡茶哥为妻。”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约定了回来,先教魏撰之纳币,拣个吉日,迎娶回家。”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如今孝服已满,目下就要迎娶过门。”
沈从文《阿金》:“阿金抱兜已空……好像已无须乎再上媒人家商量迎娶了。”

迎娶的国语词典

婚礼时新郎到女家迎接新娘回来行婚礼。

迎娶的网络释义

迎娶

  •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 迎娶的翻译

    英语: (of a groom)​ to escort the bride to the wedding ceremony, fig. to take as one's wife, to marry
    德语: sich eine Frau nehmen (V)​

    迎娶造句

    十天之后,他便要正大光明的迎娶姜立。
    两人访乔国老,孙策建议两人分别迎娶大小乔。
    青岛航空赴德迎娶首架“耐冬花”。
    后来,郑板桥得到富商资助,参加科举考试,最终考取科名,并回来迎娶饶五娘。
    用花汽车迎娶,纯采旧式典礼,贺客盈门,多係老名士之流,如江朝宗、张伯翔等。
    他写了一封艰难的长信,给戴尔长官,请求允许自己迎娶宝嘉康蒂。
    插彩箭在婚礼上插彩箭是藏族传统,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就已有记载,新郎新娘互插彩箭是享有荣华富贵、传宗接代之象征。
    矢和子与松本是公认天造地设的一对,惜男方遭家人迫使,要躬身入赘迎娶老板的千金。
    君不见,多少吊丝男士穿越之后,成功逆袭,称孤道寡,迎娶百富美,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这该要多大的勇气才敢迎娶未来的王,光凭这一点,阿尔托莉雅已经对他刮目相待,她一直都很赏识勇敢者。
    徐文庆为建立自己的势力,又设法迎娶了严嵩的干女儿彭春红,并拜严嵩为义父,逐渐在樟树开始了垄断经营。
    我们倒因为缺少一番送行告别的热闹,不无失望之感。不过我们都相信他此去是为了迎娶爱米丽小姐作一番准备,或者是让她有个机会打发走两个堂姐妹。
    不说费仲接旨出使岐山之事,且说西北侯姬昌,自命辛甲持聘礼前往苏家庄迎娶妲己之后,转眼吉期巳到,这一日,西岐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古代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造的布达拉宫,是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须臾,堂前鼓乐齐鸣,新郎冠带上门,亲自迎娶。
    不要爱上已婚却还对你信誓旦旦说会抛妻弃子迎娶你的男人。如果他们真的没情感,自然会离婚,而不是整日对你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那里有吐蕃王松赞干布等待迎娶这位唐朝皇帝的女儿。
    新疆巴里坤上演乌孙国迎娶细君公主婚礼仪式。
    首位在此迎娶新娘的“罗密欧”是效力于当地球队维罗纳队的球星卢卡?切卡雷利。
    黄明善时督学云南,杨廷和遂请假往云南迎娶黄夫人。

    汉字详情

    yíng [ying]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QB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HVL
    四角: 37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本义:遇,相逢)

    (2) 同本义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3) 又如:迎霜(遇霜)

    (4) 迎接;欢迎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 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枕(迎手。中医号脉时垫在病人腕部的枕头);迎年(迎接新年);迎气(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丰收);迎将(迎接);迎劳(迎接慰劳);迎新送旧(迎接新来的,辞送离去的);迎銮(迎接皇帝);迎宾(迎接宾客)

    (6) 迎合;逢迎

    则民严而不迎。——《孔子家语·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新唐书》

    (7) 又如:迎阿(逢迎阿谀);迎意(测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时(迎合时势);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8) 预测;推算 。如:迎日推筴(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9) 投降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介词

    (1) 面向着,正对着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2)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英文翻译

    receive, welcome, greet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j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ng2 ngiang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g2 [沙头角腔] niang2 [宝安腔] ngiang2 [东莞腔] ngiang2 [陆丰腔] gniang3 [台湾四县腔] ngiang2 ngiang5 [梅县腔] ngiang2 ngiang5 [客英字典] ngiang2
    ◎ 潮州话:ngêng5 (ngêng) [潮州]ngiêng5 [潮阳]ngi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語京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ngieng/ngyangŋĭɐŋ
    [qu]
    部首: 323
    笔画: 11
    五笔: BCVF
    五行:
    仓颉: SEV
    四角: 174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取,取亦声。本义: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2) 同本义

    娶,取妇也。——《说文》

    勿为娶女。——《易·姤卦》

    椒举娶于 申公子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娶妻如之何?——《孟子·万章上》

    娶妇后不过二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各娶妇。

    孙又娶妇。

    (3) 又如:迎娶(娶妻)

    (4) 带进,接收 。如:娶一个印第安女人为妻

    英文翻译

    marry, take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2 ceo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3 [梅县腔] ci3 [台湾四县腔] ci3 [客英字典] ci3 [东莞腔] ci3 [沙头角腔] ci3 [陆丰腔] ci3 cih6 [海陆丰腔] ci3 [宝安腔] c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俞平聲合口三等syo/siusĭu

    迎娶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