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迂涂 ”。亦作“ 迂涂 ”。曲折的途径。
汉 扬雄 《太玄·羡》:“其次迂涂。” 范望 注:“迂涂,曲縈之貌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径莫便於捷,而又莫妙於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 严复 《救亡决论》:“且客谓西学为迂涂,则所谓速化之术者,又安在耶?”
绕道。
明 王守仁 《答聂文蔚书》:“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怔惓惓,此情何可当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某 ﹞恐妇闻知,遂避 德州 道,迂途履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迂涂”。亦作“迂涂”。
⒉ 曲折的途径。
引汉扬雄《太玄·羡》:“其次迂涂。”
范望注:“迂涂,曲縈之貌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径莫便於捷,而又莫妙於迂。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别致者,必另开耳门一扇,以便家人之奔走。”
严复《救亡决论》:“且客谓西学为迂涂,则所谓速化之术者,又安在耶?”
⒊ 绕道。
引明王守仁《答聂文蔚书》:“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怔惓惓,此情何可当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石某﹞恐妇闻知,遂避德州道,迂途履任。”
迂途的网络释义
迂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于声。本义:曲折,绕远)(2) 同本义
迂,僻也。——《说文》。按,僻远也。
迂乃心。——《书·盘庚》。传:“僻也。”
子之迂也。——《论语》。皇疏:“远也。”
彼岂乐为迂阔哉。——班固《答宾戏》
寡人以为迂言也。”——《吕氏春秋·先已》
却霍见其语迂。——《国语·周语》。注:“迂回加诬于人。”
迂,曲也。——《后汉书·蔡邕传》注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3) 又如:迂直(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远宏大);迂邈(遥远);迂路(绕路);迂深(深远);迂言(迂阔的言辞);迂僻(偏僻);迂狂(迂阔狂放);迂谈(迂阔的谈论);迂傲(迂阔而高傲)
(4) 迂腐,不合事理
迂儒之议。——宋· 苏轼《教战守》
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如:迂妄(荒诞,不合情理);迂小(腐迂渺小);迂板(迂腐古板);迂癖(迂诞古怪);迂僻(迂诞怪僻,不合情理);迂呆(迂拙愚笨);迂谬(迂腐荒谬);迂薄(迂腐浅薄)
(6) 邪避,不正
不度而迂求。——《国语·晋语》。注:“邪也。”
(7) 又如:迂邪(邪避)
(8) 缓慢 。如:迂徐(迂缓;缓慢);迂退(性情迂缓而谦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hi1 [客英字典] h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1 [陆丰腔] ji1 [梅县腔] hi1 j1 [东莞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hi1
◎ 潮州话:污1(呜)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于 | 羽俱 | 云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yo/hiu | 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余声。本义:道路)(2) 同本义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途轨(路途);途辙(路上之车迹);途毙(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说(道途之说);途陌(道路);途水(取道水路);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4) 生涯,经历。仕途 。如:宦途;前途远大;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5) 职位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6) 途径;路子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盐铁论·本议》
(7) 又如:途程(方法,办法);途途是道(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沙头角腔] tu2 [陆丰腔] tu3 [宝安腔] tu2 [东莞腔] tu2 [梅县腔] tu2 tu5 [客英字典]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徒 | 同都 | 定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do/du | d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