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擢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提升官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往昔县长临县,輒迁擢超级,太史逕观,言地势使然。”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兼述索居三十韵》:“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一时人望与士大夫退閒者,皆以次迁擢臺阁中,其除拜无虚日。”《好逑传》第二回:“我前日遭诬下狱,祸已不测,后邀圣恩,反加迁擢,可谓侥倖矣。”
引证解释
⒈ 谓提升官职。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洭水》:“往昔县长临县,輒迁擢超级,太史逕观,言地势使然。”
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兼述索居三十韵》:“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一:“一时人望与士大夫退閒者,皆以次迁擢臺阁中,其除拜无虚日。”
《好逑传》第二回:“我前日遭诬下狱,祸已不测,后邀圣恩,反加迁擢,可谓侥倖矣。”
迁擢的网络释义
迁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辵”表移动。形声字声旁有时有表意作用,此即一例。本义:向高处迁移)
(2) 同本义
迁,登也。——《说文》
迁,徙也。——《尔雅》
迁,移也。——《广雅》
既其女迁。——《诗·小雅·巷伯》
出自幽谷,迁于乔马。——《诗·小雅·伐木》
(3) 又如:迁莺(指迁升飞翔的黄莺。喻登第)
(4) 晋升或调动
帝迁明德。——《诗·大雅·皇矣》
迁至栘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迁我如振落叶。——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迁淳安知县。——《明史》
(5) 又如:迁于乔木(比喻升官);迁除(指官吏的升调委派);迁乔(官吏由低职升到高职位);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
(6) 徙居;搬动
二曰询国迁。——《周礼·小司寇》。注:“谓徒都改邑也。”
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
盘庚之迁。——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后序》
(7) 又如:迁次(移居,迁移);迁幸(旧指天子迁居他处);迁神(移灵,移柩);迁海(从濒海之地向内地迁徙);迁祔(迁徙墓地);迁冗(迁徙逃散);迁京(迁都);迁座(迁移灵座);迁土(迁离乡土);迁宅(犹迁居);迁邻(迁居择邻)
(8) 变更,变动
有百世不迁之宗。——《礼记大传》。注:“犹变易也。”
饬令,则法不迁。——《韩非子·饬令》
其迁极渐。——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9) 又如:事过境迁;迁正(变异历制);迁易(改变);迁染(人的性情被习俗沾染而有所改变);迁兰变鲍(在无形中渐渐受影响而同化);迁日(更改日期)
(10) 死亡 。如:迁神(死亡);迁形(死亡);迁徂(离去);迁殂(犹去世);迁神(僧人逝世);迁逝(犹死去;离去)
(11) 流放;放逐
怒而迁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唐· 柳宗元《封建论》
(12) 又如:迁放(流放);迁逐(贬斥放逐);迁窜(迁逐流放)
(13) 贬谪,降职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14) 又如:迁斥(贬斥,放逐);迁臣(指贬斥远地的官吏);迁削(谪降削职);迁凑(迁就凑合);迁寺(谪降削职)
(15) 离散
成而不迁。——《国语·晋语》。注:“离散也。”
(16) 又如:迁逃(逃走;逃离);迁逝(消逝,流失);迁摇(离散动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千 | 蒼先 | 清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tsʰien | chen/c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翟(
)声。本义:抽引,拉拔)(2) 同本义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 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 齐也,擢 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 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 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 刘基《如梦令·题画》
(3) 又如:擢筋剥肤(擢筋割骨。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擢发(拔下头发)
(4) 选拔
擢,今俗凡迁官曰擢。擢,犹升也,进也。——《正字通》
(5) 又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6) 拔官,提升官职
程乌、 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瑞已擢 嘉兴通判。——《明史》
(7) 又
擢瑞户薄主事。
(8) 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拔(提拔);擢拜(提拔授官);擢进(提拔进用);擢叙,擢序(提拔叙用);擢授(提升);擢登(犹擢升)
(9) 耸出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韦应物《郡斋移杉》诗
(10) 又如:擢本(高耸的样子);擢拔(犹耸出,耸拔);擢削(耸立突出的样子);擢干(谓树干挺生、耸拔)
(11) 登,及 。如:擢科(登第);擢冠(登第夺魁);擢桂(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og6 [宝安腔] cok8 [客英字典] cok8 [台湾四县腔] cok8 [梅县腔] cok7 [海陆丰腔] cok8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濁 | 直角 | 澄 | 覺 | 入聲 | 覺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druk/deok | ɖʰɔ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