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遥远。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 江 途辽夐,家无指信。” 前蜀 杜光庭 《宣进天竺僧二十韵诗表》:“ 天竺 辽夐,跋涉辛勤。”《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万国駢罗,俱在照临之内;八紘辽夐,咸居覆载之间。”
辽阔宽广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远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辽夐,不可具状。”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浚发自蔡党,高步出辽夐。”
久远。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吹簫事辽夐,仙跡难寻求。”
引证解释
⒈ 遥远。
引南朝梁武帝《孝思赋》序:“江途辽夐,家无指信。”
前蜀杜光庭《宣进天竺僧二十韵诗表》:“天竺辽夐,跋涉辛勤。”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万国駢罗,俱在照临之内;八紘辽夐,咸居覆载之间。”
⒉ 辽阔宽广貌。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远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辽夐,不可具状。”
元郝经《原古上元学士》诗:“浚发自蔡党,高步出辽夐。”
⒊ 久远。
引宋王禹偁《月波楼咏怀》:“吹簫事辽夐,仙跡难寻求。”
辽敻的网络释义
辽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尞( )声。本义:遥远)(2) 同本义
辽,远也。——《说文》
山修远其辽辽兮。——《楚辞·九叹·忧苦》。注:“辽辽,远貌。”
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左传·襄公八年》
眷故乡之辽隔。——潘岳《登虎牢山赋》
(3) 又如:辽绝(远隔);辽险(遥远险要);辽天(远天);辽阻(辽远阻隔);辽荒(荒凉遥远)
(4) 开阔
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辽落(通“寥落”。寂寥空阔);辽缓(宽缓);辽辽(广远的样子);辽阔(远大广阔);辽空(辽阔的天空);辽原(辽阔原野)
(6) 久远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阮籍《咏怀》
(7) 又如:辽远(久远);辽廓(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