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

liáo dōng [liao dong]
繁体 遼東
注音 ㄌ一ㄠˊ ㄉㄨ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辽东 Liáodōng

(1)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Liaoning province

词语解释

  1. 指 辽河 以东的地区,今 辽宁省 的东部和南部。

    战国 、 秦 、 汉 至 南北朝 设郡。解放后(1949年)设省,1954年撤销,与 辽西省 合并复设 辽宁省 。《史记·匈奴列传》:“ 燕 亦筑长城,自 造阳 至 襄平 。置 上谷 、 渔阳 、 右北平 、 辽西 、 辽东郡 以拒 胡 。” 南朝 宋 袁淑 《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讯此倦游士,本家自 辽东 。” 宋 贺铸 《丛台歌》:“彷徨华表不忍去,岂独 辽东 丁令威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北边自 敦煌 至 辽 东万一千五百餘里,故有吏卒数千人,虏不能攻。”

引证解释

⒈ 指辽河以东的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 战国、秦、汉至南北朝设郡。解放后(1949年)设省,1954年撤销,与辽西省合并复设辽宁省。

《史记·匈奴列传》:“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南朝宋袁淑《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讯此倦游士,本家自辽东。”
宋贺铸《丛台歌》:“彷徨华表不忍去,岂独辽东丁令威。”
明王鏊《震泽长语·食货》:“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餘里,故有吏卒数千人,虏不能攻。”

辽东的国语词典

郡名。秦置。位于今辽宁省东南部,辽河以东的区域。

辽东的网络释义

辽东

  • 辽东,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全境,是汉地九州之一。
  • 战国、秦、汉至南北朝设辽东郡。又为军镇名,明初设置,辖境相当于今辽宁省大部分。
  • 而广义上的辽东地区还包括吉林、黑龙江两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
  • 辽东造句

    结果前脚日本把辽东还给了清政府,后脚俄国人就以功臣自居,跑来要好处了。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刘备感到战局发生了变化,如果辽东铁骑还是坚持混战的话,过不了多久,白马义从就会稳操胜券。
    匈奴的皮货,辽东的貂皮,高丽的人参,南越的象牙、犀角、珍珠、玳瑁,西域的昆山之玉……在这里都能买到。
    高句丽愿和辽东结百年之好,永不背弃。
    变质岩潜山是辽东湾区块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层位。
    自从明朝皇帝再度启用袁崇焕,督师辽东以来,整饬军务,军心士气稳定,尤其是铁骑整训成军,逐渐有了一战之力。
    四爷,理所当然是文官,辽东巡抚,全称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驻辽阳,正统元年设立,目的为加强对辽东都司管理,辖区包括辽东都司全境,巡抚总兵。
    浮致书责宠,讥他为辽东白豕,只好夸示辽阳,不足比衡河右。
    八月二十八日上午,盖州卫军抵达目的地,铁岭城,这里最有名的是辽东名将李成梁,李成梁父子五人相继为军中大将,掌一方兵权,可以说是曾经掌劲卒数万,雄视绝塞。
    面对辽东军层次分明、有主有次的配合,苏仆延、乌延所统领的三万军兵全线崩盘,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乌桓军撒开双腿,朝自家辽西城方向溃逃。
    几天前,我做了一个和你一起在辽东大地驰骋杀敌的梦,梦是如此的真实,很想把它放进画幅之中。
    对方目前并无异动,乌达和楼山部仍与公孙度部在西辽与中辽边境地区对峙,苏仆延所部则驻防辽东郡城一线,为后备。
    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与刘弘基原本都是隋宫廷的宿卫军官,因逃避辽东兵役,亡命太原投靠了李渊,因此与李世民相结纳。
    秦皇岛海区地处渤海西部,辽东湾两翼。
    第一次经略辽东,功勋未见,就被纠弹革职,回家种地。
    因此,樟子松在辽东山区只适宜在较差立地上营造生态公益林,不宜作为培育用材林的树种。
    ,当年唐军久攻不下的安市城在三征辽东的战争中,守城将领弃城东逃,唐军兵不血刃,垂手而得。
    辽东白嗉鸭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个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深受农户喜爱的地方鸭种。
    辽东巡抚丘禾嘉向朝廷参奏祖大寿率队献城投降,崇祯皇帝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领锦州。

    汉字详情

    liáo [liao]
    部首: 306
    笔画: 5
    五笔: B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NN
    四角: 373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尞( liáo)声。本义:遥远)

    (2) 同本义

    辽,远也。——《说文》

    山修远其辽辽兮。——《楚辞·九叹·忧苦》。注:“辽辽,远貌。”

    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左传·襄公八年》

    眷故乡之辽隔。——潘岳《登虎牢山赋》

    (3) 又如:辽绝(远隔);辽险(遥远险要);辽天(远天);辽阻(辽远阻隔);辽荒(荒凉遥远)

    (4) 开阔

    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辽落(通“寥落”。寂寥空阔);辽缓(宽缓);辽辽(广远的样子);辽阔(远大广阔);辽空(辽阔的天空);辽原(辽阔原野)

    (6) 久远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阮籍《咏怀》

    (7) 又如:辽远(久远);辽廓(久远)

    英文翻译

    distant, far

    方言集汇

    ◎ 粤语:liu4

    宋本广韵

    dōng [d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D
    四角: 4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副词

    (1) 向东,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英文翻译

    east, eastern, east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潮州话:dang1(tang) dong1(to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