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

pì yáo [ pi yao]
繁体 闢謠
注音 ㄆ一ˋ 一ㄠ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辟谣 pìyáo

(1) 说明事实真相,驳斥谣言

refute a rumour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驳斥谣言。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首先,让我们为生奶一些常见的误解辟谣。
2、就在比赛开打前,曼联的执行董事大卫·吉尔还特意出面辟谣说,俱乐部不会因为财政问题而卖掉鲁尼。
3、她就很多有关他们关系的传言辟谣,说她从未与卡梅伦一起骑过马,从来没有和他一起拥有过土地,也从来没有和他一起拥有过赛马。
4、雇员还希望领导知道什么时候传达公司的重要信息,惦记什么时候去找上一级领导,以及什么时候进行辟谣。
5、要辟谣几乎是不可能的。
6、巴基斯坦官方已经辟谣传言毫无依据,并将坚持到底以防止造成混乱。
7、日本官方试图对以上说法进行辟谣,他们认为日本在过去所发生的灾难中,只有1995年的大地震才引发过此种投机炒作行为。
8、而为了辟谣,佩林昨天宣布,她17岁未婚先孕的女儿Bristol,并不象有些人猜测的那样是孩子真正的母亲--因为Bristol现在刚刚有5个月的身孕。
9、Gaga很快出来辟谣,她号召她的粉丝(他们自称小怪兽)站到她这一边。
10、同往常一样,吉塔丝毫没有出来辟谣。她对我说,她很喜欢做鬼。
11、他辟谣说,有关她辞职的传闻纯属猜测的事。
12、我们注意到,上周由学者和海外机构的对话上升到官方辟谣,关于中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争论也随之再次升级。
13、广州市政府下午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极力辟谣。
14、将地震谣言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归纳出了可以采用的地震谣言辟谣工作手段和在辟谣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5、为了更有力地辟谣,网站使用了大量照片和录像资料来证实奥巴马的清白。
16、在流言四布之际,一些媒体报道建议工人儿童返回家中,并敦促菲律宾政府发布官方辟谣。
17、要辟谣几乎是不估计的。
18、对谣言的有效控制和成功辟谣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一场食盐的抢购潮,在多方辟谣之下,逐渐平息。
20、公众的恐慌在当地政府辟谣之后,开始消退。
21、此言一出,某些专家就会来“辟谣”又得列出一套数据理论,来“引导”大家。
22、当政府官员在电视上出面辟谣并呼吁市民冷静的时候,香港股市出现下挫,港元在汇市也面临压力。
23、在视察军事基地期间,查韦斯不忘辟谣。
24、在表达了希望加盟皇马的意愿后,俱乐部迅速得出来辟谣,但使他在球迷失去了人气。
25、传言他将转会到那不勒斯已经被该俱乐部直接出来辟谣,而再次前往西甲联赛也似乎不太适合卡萨诺。
26、余秋雨经过其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辟谣声明。

辟谣的国语词典

澄清谣言,说明事情的真相。

如:「经理一天到晚到处辟谣,反而让大家怀疑他真的有了婚外情。」

辟谣的网络释义

辟谣

  • 辟谣,释义:说明事实真相,驳斥谣言。
  • 辟谣造句

    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工作?”
    但是,对不起,如果你有心看看网友的留言,九成以上的网民都不相信工商局的的结论,有些网民不乏偏激之词“每次都是政府部门辟谣,宣布合格。
    有网友发帖,称《重庆网警属于众多斑猪中的一员》,可以删帖,对此,一名版主辟谣,称“重庆网警”不是版主,和普通一样,无删帖等操作权。
    重重压力下,韩国保健福利部不得不出来辟谣,称“绝无此事”,并表示这只不过是针对韩国低出生率的“玩笑话”。
    这事在当年还是一件轰动性的事件,有鼻子有眼的,还上过报纸,最后连电视台都出面辟谣了。
    他们辟谣说并没有在筹划伦敦专场秀。
    但是官方出面辟谣并没有减轻公众对此的怀疑。
    昨日,广东省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官方微博对此进行辟谣。
    鉴于段某系在校学生,而且即将参加高考,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具结悔过并在原贴吧发布辟谣声明。
    对于这一信息,南京江宁公安分局很快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辟谣,在全国警员信息库查无此人。
    其实,圈内人倒没有辟谣之必要。
    阎肃的儿子阎宇也在朋友圈发表辟谣消息,并称阎老爷子脑梗昏迷后,在众多亲友的关心下,从重度昏迷已转为中度。
    胜利股份昨日针对同一个项目双双“辟谣”,然而两者的股价表现却大有不同,一个开盘后随即封于涨停,一个却跌跌撞撞往下走。
    早前内地传出“刚晶”婚变,有指霍启刚搭上嫩模,郭晶晶一怒之下持刀险伤及老公耳朵;郭晶晶罕有地接受访问辟谣,丈夫也发微博力撑爱妻。
    核心提示网传湖南邵东人贩子当街抢小孩未遂被市民群殴,邵东警方辟谣,这是盗窃团伙在作案。
    阎宇也在朋友圈对老爷子去世的假消息辟谣,并谢谢大家的关心。
    造谣无责,传谣无阻;中谣无助,辟谣无路;驳谣无效,破谣无趣;老谣方去,新谣无数。
    众口烁金,事情到了这一步再出去辟谣也已经是与事无补,反倒会给人口实证明些什么事情。
    对于这件事儿,我认为,还是先别急着辟谣,先等警方的消息吧,等真凶水落石出,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假,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次次以假乱真,在谣言、辟谣的怪圈中往覆震荡,长此以往,不仅是还有什么新闻可以相信的问题,社会公信力更是被弄得千孔百疮。

    汉字详情

    bì,pī,pì [bi,pi,pi]
    部首: 712
    笔画: 13
    五笔: NKUH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RYTJ
    四角: 702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2) 同本义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3) 君主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4) 又如:复辟

    (5) 古称官吏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辟。——《文选》

    (6) 罪,罪行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汉书》

    动词

    (1) 通“避”。回避,躲避

    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周礼·掌交》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左传·庄公九年》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行辟人可也。——《孟子》

    不辟死伤。——《荀子·荣辱》

    文王之所辟(后作“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高祖尝(曾经)辟吏。——《史记·张丞相列传》

    (2) 又如:辟邪(避免或驱除邪恶)

    (3) 征召来授予官职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4) 另见

    其它字义

    动词

    (1) (形声。从门,辟声。本义:打开,开启)

    (2) 同本义

    辟,开也。——《说文》

    辟四门。——《虞书》

    辟户为之乾。——《易·系辞传》

    唇吻翕辟。——《聊斋志异·促织》

    语毕而宫门辟。——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辟阖(开合);辟翕(开合);辟门(开门。后比喻广开贤路,访求人才);辟面(辟头。开头,起首);辟道(开道);

    (4) 开辟;开拓

    欲辟土地。——《孟子·梁惠王上》

    周宣王辟国千里,非贪侵也。——《盐铁论·地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辟地(开辟疆域);辟土(开拓疆域)

    (6) 驳斥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辟谣;辟佛(反佛教,驳斥佛理);辟驳(驳斥)

    (8) 开垦

    农辟地。——《商君书·弱民》

    隙地未尽辟。——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如:辟田(开垦田地。同辟土);辟治(开发治理);辟除(开垦)

    (10) 屏除;驱除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为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辟邪(屏除邪恶)

    词性变化

    形容词

    开阔;宽广

    不若从炉塘道,稍迂而路辟。——《徐霞客游记》

    形容词

    (1) 通“僻”。偏僻

    秦国辟远。——《史记·范雎传》

    (2) 邪僻

    境内之民无辟滛之心。——《商君书·弱民》

    (3) 另见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英文翻译

    law, rule; open up, develop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p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宝安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东莞腔] pit7 [梅县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房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bʰĭɛkbjek/biek
    yáo [yao]
    部首: 226
    笔画: 12
    五笔: YERM
    五行:
    仓颉: IVBOU
    四角: 3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

    有章句曰歌,无章曲曰谣。——《韩诗章句》

    辨妖祥于谣。——《国语·晋语》

    其歌声比余谣。——《书·大传》

    西王母为王谣。——《列子·周穆王》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魏风·园有桃》

    名词

    (1) 流言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楚辞·离骚》

    (2) 又如:谣诱(花言巧语,诱人上当)

    (3) 行歌,乐曲

    吾闻文、成之世,童谣有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好为庐山谣。——李白《庐山谣》

    (4) 又如:谣曲(谣言。风谣,歌谣);民谣;童谣

    英文翻译

    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宋本广韵

    辟谣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