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笔
词语释义
辍笔
(1) 写作或作画中途停止;中途搁笔
词语解释
停笔。
《晋书·文苑传·左思》:“及 思 赋出, 机 絶叹服,以为不能加也,遂輟笔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续编>小引》:“且輟笔已十餘年而往矣,壮岁已去,记性日頽,诸所见闻,又有出往事外者,胸臆旧贮,遗忘未尽。”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其餘相传逸事尚多,大约在 可覲 輟笔之后。”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假使真患此症,则非死即残废,岂辍笔十年所能了事哉。”
引证解释
⒈ 停笔。
引《晋书·文苑传·左思》:“及思赋出, 机絶叹服,以为不能加也,遂輟笔焉。”
明沉德符《<野获编续编>小引》:“且輟笔已十餘年而往矣,壮岁已去,记性日頽,诸所见闻,又有出往事外者,胸臆旧贮,遗忘未尽。”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其餘相传逸事尚多,大约在可覲輟笔之后。”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假使真患此症,则非死即残废,岂辍笔十年所能了事哉。”
辍笔的国语词典
停笔。
如:「他最近常苦于文思枯竭而辍笔长叹。」
辍笔的网络释义
辍笔
辍笔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中途停止,废止)
(2) 同本义
辍车小缺复合者。——《说文》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辍斤(停止挥斧。比喻没有伙伴,就不再施展技艺);辍朝(暂停中止朝见);辍耕陇上(停止耕作,在田中高地休息)
(4) 放下,舍弃
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辍己(舍己);辍弃(抛弃);辍食弃餐
(6) 撤销;撤除 。如:辍防(撤除防务;不设防);辍围(撤出包围)
(7) 取出,拿出 。如:辍俸(取出俸禄);辍赠(取物相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