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音

huī yīn [ hui yin]
繁体 輝音
注音 ㄏㄨㄟ 一ㄣ

词语释义

光辉的声音。指帝王的诏令。

词语解释

  1. 光辉的声音。指帝王的诏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辉音峻举,鸿风远蹈。”

引证解释

⒈ 光辉的声音。指帝王的诏令。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辉音峻举,鸿风远蹈。”

汉字详情

huī [hui]
部首: 405
笔画: 12
五笔: IQP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UBKQ
四角: 972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光。军声。本义:光;光辉)

(2) 同本义

煇,光也。——《说文》

庭燎有煇。——《诗·小雅·庭燎》

故德煇动于内。——《礼记·乐记》

观国之煇。——《汉书·韦玄成传》

(3) 又如:辉辉(光耀的样子);辉烂(光辉灿烂);辉风(光辉的风范);辉容(光辉的仪容)

(4) 晨光

朝旦为辉,日中为光。——《三国志·魏志》

动词

(1) 产生光彩;照耀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2) 又如:辉丽(照亮);辉张(发扬光大);辉焕(照耀,映照)

英文翻译

brightness, luster, brilli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ai1

宋本广韵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