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鄙

qīng bǐ [ qing bi]
繁体 輕鄙
注音 ㄑ一ㄥ ㄅ一ˇ

词语释义

1.微贱。 2.小看,轻视。

词语解释

  1. 微贱。

    三国 魏 祢衡 《鹦鹉赋》:“託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2. 小看,轻视。

    《红楼梦》第五一回:“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郁达夫 《迟桂花》:“知客僧轻鄙似地笑了一笑说:‘还不是城里的轿夫在敲酒钱。’”

引证解释

⒈ 微贱。

三国魏祢衡《鹦鹉赋》:“託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⒉ 小看,轻视。

《红楼梦》第五一回:“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郁达夫《迟桂花》:“知客僧轻鄙似地笑了一笑说:‘还不是城里的轿夫在敲酒钱。’”

轻鄙的国语词典

卑贱低微。

轻鄙的网络释义

轻鄙

  • qīng bǐ ㄑㄧㄥ ㄅㄧˇ 轻鄙
  • (1).微贱。 三国 魏 祢衡 《鹦鹉赋》:“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
  • (2).小看,轻视。《红楼梦》第五一回:“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郁达夫 《迟桂花》:“知客僧轻鄙似地笑了一笑说:‘还不是城里的轿夫在敲酒钱。’”
  •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C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NOM
    四角: 475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名)

    (2) 轻车

    轻,轻车也。——《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周礼·车仆》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

    (3) 轻工业的简称 。如:均衡发展农、轻、重

    (4)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形〉?

    (1)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轻重同。——《孟子》。注:“谓斤两。”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又如:轻单(单薄);轻省(负担轻,不费力);轻肥(穿轻裘,乘肥马。比喻显贵的人或豪奢的生活);轻狐(轻暖的狐裘)

    (3) 微小

    有轻罪者,赎以金分。——《淮南子·泛论》

    无势之谓轻。——《韩非子·解老》

    轻者无罪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轻小(细小);轻文(微小的水波);轻汗(些微的汗);轻雨(小雨)

    (5) 轻快,轻便

    师轻而骄。——《国语·周语》。注:“谓超乘也。”

    轻锐僄狡。——张衡《西京赋》。注:“谓便利。”

    舟遥遥以轻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轻捷善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轻敲(轻便。敲:作“巧”);轻甲(较为轻便的盔甲战衣);轻帆(即轻舟);轻车(轻便的车子);轻劲(轻快有力);轻弓(轻便的弓);轻舫(轻航。犹轻舟);轻航(轻快的船)

    (7) 轻率,不稳重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左传》

    轻辞古之天子。——《韩非子·五蠹》

    轻辞天子。

    敢以轻心。——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轻造(冒然造访);轻快(轻率;不慎重);轻乔(轻浮);轻躁(轻率急躁);轻行(举止轻浮不庄重);轻侠(轻举妄动的人)

    (9) 宽松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10) 又如:轻吉列(轻急力。轻轻的,轻易的);轻省(舒服)

    (11) 不贵重;贱

    钱益多而轻。——《汉书·食货志》。注:“贱也。”

    辨轻重。——《荀子·富国》。注:“谓尊卑。”

    (12) 又如:轻鲜(微薄的情意);轻微(菲薄);轻鄙(微贱)

    (13) 轻佻

    (14) 又如:轻狂百势(轻佻狂放,不拘形骸);轻薄子(轻佻浮浪的人);轻隽(轻佻俊逸);轻薄脂粉(轻浮放荡的女子);轻轻试试(妖艳的样子)

    (15) 微弱,淡薄 。如:轻日(淡微的日光);轻妆(女子淡妆);轻红(淡红);轻弱(薄弱,单薄)

    (16) 轻轻地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动词

    (1) 轻视;不重视

    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轻之而屑间焉。——清· 刘开《问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年轻少。—— 唐· 李白《上李邕》

    (2) 又如:轻人轻己(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轻觑(轻视;鄙薄);轻意(轻慢;简慢);轻量(轻视);轻亵(轻慢;不敬);轻倨(傲慢无礼);轻易(轻视;不尊重);轻渎(轻慢冒犯);轻利(轻视名利)

    (3) 使轻;减少

    而不明世俗之变,不察治民之情,故多赏以致刑,轻刑以去赏。——《商君书》

    今欲广开田业,轻其赋税。——《三国志》

    (4) 又如:轻薄(减轻;减免);轻约(减少,减省);轻弱(削弱);轻权(谓权力削弱)

    (5) 宽大;宽容

    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轻以约乎。

    (6) 又如:轻贷(轻饶;从轻发落);轻过(轻恕其罪过);轻假(宽容)

    英文翻译

    light; easy, simple; gentle

    方言集汇

    ◎ 粤语:heng1 hing1

    宋本广韵

    [bi]
    部首: 212
    笔画: 13
    五笔: KFL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WNL
    四角: 67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啚(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形容词

    (1) 小;狭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3)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5) 粗俗,庸俗;质朴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动词

    (1) 视为浅陋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如: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3) 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英文翻译

    mean; low

    方言集汇

    ◎ 粤语:p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3 [台湾四县腔] pi3 [沙头角腔] pi3 [东莞腔] pi3 [梅县腔] pi3 pe.3 [客语拼音字汇] pi3 [宝安腔] pi3 [客英字典] pi3
    ◎ 潮州话: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美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pipiix/pyy